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在双曲线
x2
16
-
y2
9
=1的两个焦点F1和F2上放置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它们激起的波的波长为4cm.就图中A、B、C、D四个质点的振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B振动加强,则C、D振动一定减弱
B.若A、B振动加强,则C、D一定振动加强
C.A、B、C、D一定振动加强
D.A、B、C、D一定振动减弱

双曲线
x2
16
-
y2
9
=1中,半实轴长a=4cm,半虚轴长b=3cm,故半焦距长c=
a2+b2
=5cm;
点A和点B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等于实轴长,即为8cm,波的波长为4cm,故点A和点B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等于波长的2倍,是振动加强点;
点C和点D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零,也是振动加强点;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一列平面波朝着两种介质的界面传播,A1A2是它在介质Ⅰ中的一个波面,A1C1和A2C2是它的两条波线,其入射角为53°,(sin53°=0.8).C1和C2位于两种介质的界面上.B1B2是这列平面波进入介质Ⅱ后的一个波面.已知A1A2的长度为0.6m,介质Ⅰ和介质Ⅱ中的波速之比为3:4,问:A1C1B1和A2C2B2的长度相差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两列波相遇,发生了稳定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强区和减弱区互相间隔,减弱区的振幅一定为零
B.加强区的振幅是两列波分别引起的振动的振幅之和
C.加强区和减弱区的质点的位移都随时间而变化
D.加强区和减弱区互相交替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下运动
B.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s,B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C.C、E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D.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Sl、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λ,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l、S2在空间中共形成了5个振动加强的区域,如图中实线所示.P是振动加强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
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5λ
B.S1的传播速度大于S2的传播速度
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强,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弱
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峰也一定传到P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是水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以叠加情况。以波源S1、S2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实线)和波谷(虚线),S1的振幅为A1=2cm,S2的振幅为A2=3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质点D是振动减弱点
B.质点A、D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10cm
C.再过半个周期,质点B、C是振动加强点
D.质点C此刻以后将向下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A.人耳能听见的声波比超声波更易发生衍射
B.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光的干涉引起的
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
D.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E.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多普勒效应
F.离开地球的高速火箭里的人认为地球上人的寿命变长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6分)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位置,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相邻实线与虚线间的距离为0.2 m,波速为1 m/s,在图示范围内可以认为这两列波的振幅均为1cm,C点是相邻实线与虚线间的中点,则(  )

A.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cm
B.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上运动
C.F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零
D.经0.2s,A点的位移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波源S1和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 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O?A两点处,OA="2" m,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相向传播,速度为4 m/s.已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

(1)简谐横波的波长;
(2)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