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7?北京)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形平板电极,平行正对放置,相距为d,极板间电压为U,板间电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一个α粒子从正极板边缘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到达负极板时恰好落在极板中心.已知质子电荷为e,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视为m,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1)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2)α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a;
(3)α粒子的初速度v0
分析:因为极板间是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直接可根据匀强电场公式求出.质子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在沿电场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垂直于电场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α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a可以根据所受的合力(电场力)求出,α粒子的初速度v0可以根据两分运动的等时性去求解.
解答:解:(1)极间场强E=
U
d

故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U
d

(2)α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a=
qE
m
,代入得:
       a=
eU
2md

故α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a=
eU
2md

(3)由d=
1
2
at2
得:t=
2d
a
=2d
m
eU
v0=
R
t
=
R
2d
eU
m

故α粒子的初速度v0=
R
2d
eU
m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会对类平抛运动进行分解,注意两分运动的等时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三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一号”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1)若长三甲运载火箭起飞时总质量为4300kg,起飞推动力为9.6×104N,运载火箭发射塔高100m.假设运载火箭起飞时推动力不变,忽略空气阻力及运载火箭质量的变化,求长三甲运载火箭需多长时间才能飞离发射塔?
(2)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按照预定计划,向在太空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出变轨指令,对其实施远地点变轨.指令发出130秒后,嫦娥一号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第一次变轨圆满成功.把嫦娥一号卫星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嫦娥一号卫星在变轨前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是多少?(将地球视作均匀球体,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半径R=6400k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许昌模拟)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右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行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这次变轨是在卫星运行到远地点时实施的,而此后将要进行的3次变轨均在近地点实施.“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之所以选择在远地点实施,是为了抬高卫星近地点的轨道高度.同样的道理,要抬高远地点的高度就需要在近地点实施变轨.如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两个轨道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右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

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  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大

D.“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机械能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机械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