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在真空室中有一水平放置的不带电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电容为C,上板B接地.现有大量质量均为m、带电量均为q的小油滴,以相同的初速度持续不断地从两板正中间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射入,第一滴油滴正好落到下板A的正中央P点.如果能落到A板的油滴仅有N滴,且第N+l滴油滴刚好能飞离电场,假定落到A板的油滴的电量能被板全部吸收,不考虑油滴间的相互作用,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析:(1)根据粒子做平抛运动的规律,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并依据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电场力表达式,与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第一个粒子在极板间做平抛运动,设上极板的长度为L,得:
水平位移:
L
2
=v0t1
 
竖直位移:
d
2
=
1
2
a
t
2
1
=
1
2
g
t
2
1

第(N+1)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运动,得:
L=v0t2
所以:
t1
t2
=
1
2
.故A正确; 
(2)设以上述速度入射的带电粒子,最多能有n个落到下极板上.则第(N+1)个粒子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mg-qE=ma
其中E=
U
d
=
Q
Cd
=
nq
Cd

a=g-
nq2
Cmd
  
第(N+1)粒子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y=
1
2
a
t
2
2
=
1
2
g
t
2
2

第(N+1)粒子不落到极板上,则y≤
d
2

联立以上公式得:N=
3gCmd
4q2
故B错误;
(3)第(N+1)粒子运动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做功等于粒子动能的增大,W=mg
d
2
-qE
d
2

代人数据得:W=
mgd
8
,故C正确;
(4)第(N+1)粒子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等于粒子减少的机械能:W=qE
d
2
=
3mgd
8
.故D正确.
该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
点评:考查如何处理平抛运动的思路,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理解运动学公式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在真空室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竖直向上,x轴上的P点与Q点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PQ间的距离d=30cm.坐标系所在空间存在一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E=1.0N/C.一带电油滴在xOy平面内,从P点与x轴成30°的夹角射出,该油滴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油滴的速度v=2.0m/s射出,所带电荷量q=1.0×10-7C,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1)求油滴的质量m.
(2)若在空间叠加一个垂直于xOy平面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使油滴通过Q点,且其运动轨迹关于y轴对称.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0T,求:
a.油滴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b.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福建模拟)如图所示,在真空室中有一水平放置的不带电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电容为C,上板B接地.现有大量质量均为m、带电量均为q的小油滴,以相同的初速度持续不断地从两板正中间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射入,第一滴油滴正好落到下板A的正中央P点.如果能落到A板的油滴仅有N滴,且第N+1滴油滴刚好能飞离电场,假定落到A板的油滴的电量能被板全部吸收,不考虑油滴间的相互作用,重力加速度为g,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在真空室中有一水平放置的不带电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电容为C,上板B接地.现有大量质量均为m、带电量均为q的小油滴,以相同的初速度持续不断地从两板正中间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射入,第一滴油滴正好落到下板A的正中央P点.如果能落到A板的油滴仅有N滴,且第N+1滴油滴刚好能飞离电场,假定落到A板的油滴的电量能被板全部吸收,不考虑油滴间的相互作用,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到A板的油滴数N=
3Cdmg
4q2
B、落到A板的油滴数N=
Cdmg
2q2
C、第N+1滴油滴通过电场的整个过程所增加的动能等于
mgd
8
D、第N+1滴油滴通过电场的整个过程所减少的机械能等于
5mg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真空室中有两块长为L的水平金属板,板间的距离为d,有一质量为m的小油滴,电荷量为q,自上极板的表面处从左侧以一初速度v0进入板间,当它运动到两极板间区域的正中央时,给两极板加电压U,使小油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

A.小油滴进入板间的初速度
B.两极板所加电压为
C.小油滴一定从下极板的右侧射出
D.小油滴一定会打在下极板距离右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