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水平台秤上,台秤与力传感器相连,电梯先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上显示出其所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FN-t)图象,如图所示,则
(1)电梯在启动阶段经历了________s加速上升过程.
(2)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_______(g取10 m/s2)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金属棒ab从高为h处自静止起沿光滑的弧形导轨下滑,进入光滑导轨的水平部分.导轨的水平部分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在水平部分导轨上静止有另一根金属棒cd,两根导体棒的质量均为m.整个水平导轨足够长并处于广阔的匀强磁场中,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求:
(1)假设金属棒ab始终没跟金属棒cd相碰,两棒的最终速度大小;
(2)在上述整个过程中两根金属棒和导轨所组成的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3)若已知导轨宽度为L,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上述整个过程中通过导体棒cd横截面的电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与公路平行有一排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为5m/s,若汽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10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试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10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振动幅度为2cm,从甲第1次到达波峰处开始计时发现甲第10次到达波峰恰好经历1min,当甲在波峰时,乙在波谷,且两木块之间有两个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甲最终有可能和乙相撞
B.该水面波的波速为0.6m/s
C.该水面波的周期为6s
D.当甲处于平衡位置时,乙一定也处于平衡位置
E.经过20s,甲运动的路程为24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一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点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 在B点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C. 在A点时线圈处在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
D. 在B点时线圈处在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两细绳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系在竖直放置的圆环上,小球位于圆环的中心,开始时绳a水平,绳b倾斜。现将圆环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地向右滚动至绳b水平,在此过程中
A. a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a上的张力逐渐减小,b上的张力逐渐减小
C. a上的张力逐渐减小,b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a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上的张力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的物体A、B接触(A与B和弹簧均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已知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撤去F后,物体A、B开始向左运动,A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撤去F后,物体A和B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 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当物体A、B一起开始向左运动距离后分离
D. 当物体A、B一起开始向左运动距离x0后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
(1)必须记录的是_______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B.描下O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D.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2)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中的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3)如图所示,用a、b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到O点,当保持弹簧秤a的示数不变,而在角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要使结点始终在O点,可以_______;
A.增大b的示数,减小角度
B.减小b的示数,增大角度
C.减小b的示数,先增大角度,后减小角度
D.增大b的示数,先减小角度,后增大角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运动,那么,汽车在这连续的三个1s初的速度之比和这连续的三个1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分别为( )
A.v1:v2:v3=3:2:1
B.v1:v2:v3=::
C.x1:x2:x3=3:2:1
D.x1:x2:x3=5: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