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电阻的知识后,从课外资料上获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验证这个知识。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小明在连接好电路且闭合开关后,往热敏电阻Rt上擦一些酒精,然后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

【答案】A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与热敏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往热敏电阻擦一些酒精时,蒸发吸热,使热敏电阻的温度降低、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A.A项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A符合题意;

B.B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C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D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

A. 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绳子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重力

C. 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增大

D. 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A. mgh,减少mg(H-h)

B. -mgh,增加mg(H+h)

C. -mgh,增加mg(H-h)

D. -mgh,减少mg(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A.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是m/s

B. t =" 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 =" 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 m

C. t =" 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0.4 s到达波峰位置

D. t =" 0.6" s开始,再经0.15s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谷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小球固定在竖直轻弹簧上,弹簧劲度系数为k轻弹簧固定在质量为m1的底座上,整个装置置于水平地面上,拉小球使弹簧伸长一定长度,释放后小球将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底座恰好不离开地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____________底座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小球做简谐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 2s的时刻,振子具有最大正向加速度

B. t = 4s的时刻,振子具有最大负向速度

C. t = 8s的时刻,振子具有最大正向位移

D. t = 10s的时刻,振子具有最大正向回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健身项目。如图是小明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重力为500N

(1)在图中画出重力的力臂L1和地面对手支持力的力臂L2并分别注明;

(2)若实际测得:L1=1.05mL2=1.50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3)若每个手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0×10-3m2,求双手对地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小球从斜面的顶点先后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在斜面上的落点分别是ab,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小球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落在b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快

B. 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大

C. 小球落在a点和b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同

D. 两小球的飞行时间均与初速度v0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①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小球1每次必须在斜槽上相同的位置从静止滚下

B.小球1可以在斜槽上不同的位置从静止滚下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②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______

A.m1>m2r1>r2

B. m1>m2r1=r2

C. m1<m2r1<r2

D.m1<m2r1=r2

③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1r2

④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