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水平转台高为H、半径为R,转台静止时边缘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让水平转台转速慢慢增大,最后小物体被甩出.已知物体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小物体被甩出时的动能Ek

2)小物体的落地点距转台转轴的水平距离L

【答案】1)小物体被甩出时的动能;(2)小物体的落地点距转台转轴的水平距离

【解析】

(1)小球恰好滑动时,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从而求得初动能;

(2)根据高度H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结合初速度求出水平位移s,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1) 物体被甩出时,向心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μmg

小物体被甩出时的动能

(2) 由上一问可知,物体从转台上滑出时的速度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xvth

可知物体离开平台边缘后的水平位移x

由几何关系可知,落地点到转台转轴的水平距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三个等量的点电荷,固定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C两点为正电荷,B点为负电荷,DAC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处点电荷所受静电力大小为F,则B处点电荷所受静电力大小为2F

B. A处点电荷所受静电力大小为F,则B处点电荷所受静电力大小为F

C. 若将B处点电荷沿BD连线向D点移动,其电势能一定逐渐减小

D. 在三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没有合场强为零的位置(无限远处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小重物从墙前的某高处由静止落下,拍摄到重物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重物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5.0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1.0×102s,则(  )

A. 重物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10m/s

B. 重物下落到B位置时的速度约为5m/s

C. 重物下落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0.5s

D. 重物下落到B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p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两根细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到达O点位置.

1在本实验中.下列举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一些

B.拉橡皮筋的两根细绳之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一些或小一些

C.橡皮筋应贴近木板这与木板平行,其位置要尽量在两根细绳之间的角平分线上

D.弹簧测力计应贴近木钣且与木板平行拉,读数时视线要正对测力计的刻度

2)在某一次实验中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2.70N3.60N,且两拉力方向接近于垂直,则_____(选填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0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一只弹簧测力计已损坏.能否用余下的另一只弹簧测力计充成此实验的探究?______(选填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干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两个理想电流表A101.5mAA203A)和定值电阻R0(阻值为2kΩ)以及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R20200Ω1A),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如图乙所示,I1I2分别是通过电流表A1A2的电流。

1)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选填“R1“或“R2“)

2)由I1I2图线得出,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V,内阻为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电池的电动势,横坐标仍为电流表的示数则图线的纵坐标为_____(选用含I1I2R0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静电透镜是利用静电场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为该透镜工作原理示意图,虚线表示这个静电场在xOy平面内的一簇等势线,等势线形状相对于x轴、y轴对称,且相邻两等势线的电势差相等,图中实线为某个电子通过电场区域时的轨迹示意图,关于此电子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 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C. 电子在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

D.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用粘性材料粘在一起的A、B两物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A=lkg、mB=2kg,当A、B之间产生拉力且大于0.3NA、B将会分离.t=0时刻开始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推力F1,同时对物块B施加同一方向的拉力F2,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F1、F2方向保持不变,F1、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A、B两物块 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t=2.0s时刻A、B之间作用力大小为0.6N

B. t=2.0s时刻A、B之间作用力为零

C. t=2.5s时刻AB的作用力方向向左

D. t=0时刻到A、B分离,它们运动的位移为5.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V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b为等容过程,bc为等压过程,ca为等温过程,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Ta300 K,在状态b时的体积Vb22.4 L.

(1)求气体在状态c时的体积Vc

(2)试比较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与对外做功W的大小关系,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边长为2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的一条对角线和虚线框的一条对角线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从t=0开始,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对角线方向移动进入磁场,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用I表示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以逆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