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3分,选对3个给4分;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式是
c.的半衰期是5天,12g经过15天后还有1.5g未衰变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增大
e.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

abc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正确;
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式是,b正确;
的半衰期是5天,12g经过5天后还有6g未衰变,经过10天后还有3g未衰变,经过15天后,还有1.5g未衰变,C正确;
库仑力对电子做负功,所以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大(动能转为电势能),因为吸收了光子,总能量变大,故d错误;
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e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在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光电子。阳极A吸收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如果用单色光a照射阴极K,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用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a光的波长一定小于b光的波长
B.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能使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增大
C.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逸出的电子最大初动能变大
D.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E.用单色光a照射阴极K,当电源的正负极对调时,电流表的读数可能减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0)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卢瑟福通过а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E.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氢原子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四条光谱线,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A.Hα B.Hβ C.Hγ D.H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若氢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刚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B.卢瑟福用粒子打击金箔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任何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D.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
E.玻尔的能级不连续和电子轨道不连续的观点,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和现代量子理论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
B.玻尔理论不仅能解释氢的原子光谱,也能解释氦的原子光谱
C.热核反应的燃料是氢的同位素,裂变反应的燃料是铀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C.轻核聚变反应方程有:
D.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处于某一能级n上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能表示辐射光波长最长的那种跃迁的示意图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①已知基态氢原子的能量为,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能产生_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频率最低的光子能量是_______eV.
②原子核经过________次衰变,__________次衰变,变为原子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