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1920年,某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在演讲中说“必须假定,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下列有关这一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弥补经典力学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C.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突破

D.打破了自然界无跳跃原则的陈见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必须假定,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指的是量子论,弥补经典力学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是相对论,故A选项符合题意;量子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突破,极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观念,打破了自然界无跳跃原则的陈见,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法,故BCD选项不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套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已知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 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点与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初,提出质量能量公式Εmc2,为核能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达尔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并根据如图2所示的纸带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1)对该实验操作过程,下列说法中必要的是

A.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B.不需要天平

C.必须从第一个计时点开始分析

D.要尽可能减少摩擦阻力

2)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测出纸带上s1s2s3.则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5=

3)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时,没有计算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而是根据计算出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计算出的动能恰好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于是该同学得出结论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试问该同学的做法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实验数据如图,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一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拉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水平传送带两轮之间距离为20m,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小物体沿传送带同样的方向以4m/s的初速度滑出,设传送带速率不受影响,则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需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把重为1.5×103N的一箱砖先竖直向上提升40m,然后水平移动30m,此过程红砖块克服重力做功大小是( )
A.4.5×104J
B.6.0×104J
C.7.5×104J
D.1.05×10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P环套在固定不光滑的水平长直绝缘杆上,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杆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现给环一向右的初速度v0(v0),则(

A. 环将向右减速,最后匀速

B. 环将向右减速,最后停止运动

C. 从环开始运动到最后达到稳定状态,损失的机械能是mv02

D. 从环开始运动到最后达到稳定状态,损失的机械能是mv02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小滑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可看成质点。已知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重力加速度g=10m/s2。现用力F作用在木板M上,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t=1s时,小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

(2)为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滑落下来,木板的最小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