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著作简表

姓名

生卒年

著作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徐霞客

1587—1641

《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

生卒年

成就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培根

1561—1626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太阳中心说

开普勒

1571—1630

发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以上表格依据《简明科学技术史》编制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及其影响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2)结合当时中国和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答案】(1)中国科技集中于应用型的古典传统科技领域,而西方主要是集中于天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中国的科学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而西方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方法,重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上;中国的科技研究推动了传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西方天文学的成就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也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2)中国主要是因为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推行了文化专制政策,再加上八股取士的制度,钳制了思想。而西方则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兴起,这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著作简表、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古典传统科技天文学理论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实验方法、推动传统的农业经济近代科学的产生等方面分析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及其影响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2)本题结合当时中国和欧洲的时代特点即可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政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等方面分析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话中正确的是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力一定是变力

B. 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不变

D. 做圆周运动物体的合力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雨滴落地前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B.“嫦娥一号”搭乘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
C.物体沿固定的光滑斜面自由下滑的过程
D.汽车刹车后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已于2015年12月17日发射升空。暗物质研究被称为21世纪物理学时空两朵乌云之一。巧合的是在100多年前,物理学界也曾经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其中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当时为了驱散这一“乌云”

A.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C. 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铁路转弯处内外轨道间有高度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使列车顺利转弯,减小车轮与铁轨间的侧向挤压
B.因为列车转弯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故一般使外轨高于内轨,以防列车翻倒
C.因为列车转弯时有向内侧倾倒的可能,故一般使内轨高于外轨,以防列车翻倒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
B.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物体做负功
C.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也可能对物体做正功
D.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课文第1~9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记得那时我的父母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这是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
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常常给自己提一些只有小孩才问的问题,比如水池中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我想,它们的世界一定奇妙无比!
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池底漫游,因此它们只模糊地意识到在水面之上存在有另一个外部世界。我的世界的本质超过了它们的理解能力。我喜欢坐在距离鲤鱼仅仅几十厘米的地方,然而,我们之间却如距深渊。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从来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
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我想这个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他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池就是一切。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场暴雨。我注意到成千上万的小雨滴轰击在池水的表面。池水变得混乱,水中的睡莲在汹涌不息的水波冲刷下摇摆不定。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鲤鱼们的眼中。在它们看来,睡莲似乎是自己在运动,没有任何东西冲刷它们。因为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周围的空气和空间一样,鲤鱼们也看不见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
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
我曾想,如果在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放回池水之前,它可能随着我的查看而狂乱挣扎。那么别的鲤鱼又将怎样看待这件事呢?对于它们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可怖的事情。它们第一次意识到有一位鲤鱼“科学家”从它们的宇宙中消失了。就那么简简单单,没有留下任何踪迹。不管在它们的宇宙中怎么寻找,就是没有这条丢失的鲤鱼的踪影。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对于别的鲤鱼而言,这真是一个奇迹。
(1)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第8自然段,能否把“我曾想”“可能”这样的词语删掉?为什么?
(3)第9自然段,这个故事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变压器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所用的导线应当越粗。街头见到的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假设它只有一个原线圈和一个副线圈,则

A. 副线圈的导线应当粗些,且副线圈的匝数多

B. 副线圈的导线应当粗些,且副线圈的匝数少

C. 原线圈的导线应当粗些,且原线圈的匝数多

D. 原线圈的导线应当粗些,且原线圈的匝数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