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A物体质量m=20kg,B物体质量M=20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原长),其劲度系数为250N/m.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A、B两物体一起缓慢地向墙壁移动(物体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当移动0.4m时(g取10m/s2)(  )
A.水平推力F大小为100NB.水平推力F大小为200N
C.A、B间摩擦力为250ND.A、B间摩擦力为100N

当A、B物体移动0.4m时,弹簧被压缩的长度x=0.4m,弹簧的弹力F=kx=250×0.4N=100N
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地面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M)g=200N
对AB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F+f=300N
对A:B对A的摩擦力fA=F=100N,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而产生的
B.地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汽车轮胎形变而产生的
C.汽车轮胎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汽车轮胎的形变而产生的
D.汽车轮胎受到的支持力是汽车轮胎收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重力为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与斜面垂直的压力F,如图所示,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
B.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沿着轻杆方向
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由胡克定律可得:k=F/x,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量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
B.物体只要发生了形变就有弹力作用
C.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又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之间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轻质弹簧竖立在地面上,弹簧的上端与盒子A连接在一起,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盒子内装一个光滑小球,盒子内腔为正方体,一直径略小于此正方体边长的金属圆球B恰好能放在盒内,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N/m,A和B的质量均为2kg,将A向上提高使弹簧从自由长度开始伸长10cm后,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A和B一起做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取g = 10m/s2。已知弹簧处在弹性限度内,对于同一弹簧,其弹性势能只决定于其形变的大小。试求:

(1)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和盒子A的振幅
(2)盒子A运动到最高点时,A对B的作用力方向(不要求写出判断的理由);
(3)小球B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上表面光滑的木板MN上有一固定挡板,原长相同的两轻质弹簧k1、k2如图示与两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和固定挡板连接,当木板水平放置时,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缓慢抬起木板的N端,当木板与水平面成300时,k1、k2长度之比为6:7,当AB转至竖直时k1、k2长度之比为7:9,求:

(1)     k1、k2劲度系数之比
(2)     当AB转至竖直后,用竖直向上的力F轻推A,使A缓慢上升,直至k1、k2长度和等于两弹簧原长和,求此时力F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已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A、B两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静止(A、B间不粘连),弹簧的劲度k=100N/m。若在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A由静止开始以2.5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从开始运动到A、B恰好分离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0.375J。取g=10m/s2。求:

小题1:A、B共同上升高度h为多大时两木块恰好分离;
小题2:A、B刚分离时B木块的速度大小
小题3:A、B分离前拉力对木块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四根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右端都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①中的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
②中的弹簧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
③中的弹簧左端栓一个小物块,物块在光滑桌面上滑动;
④中的弹簧左端栓一个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此表示四根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A.l1<l2B.l2=l4C.l3<l1D.l4>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