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做质点,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
(1)物体A上滑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ma,
代入数据得:a=6m/s2
设经过t时间B物体击中A物体,
由速度公式得:0=v1-at,
代入数据得:t=1s,
(2)A的水平位移和平抛物体B的水平位移相等:
x=
1
2
v1tcos37°=2.4m,
B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平抛初速度为:
v2=
x
t
=2.4m/s,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等于A上升的高度和B下降的高度的和,
所以物体A、B间的高度差为:h=
1
2
v1tsin37°+
1
2
gt2=6.8m,
答:(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为1s;
(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为2.4m/s;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为6.8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圆环质量为M,经过环心的竖直杆AB上套有一质量为m的小环,今将小环沿杆AB以初速vo竖直向上抛出(设杆AB足够长,小环不能达到A点),致使大圆环对地恰无作用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m)g
m
B.小球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
C.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Mv20
2(M+m)g
D.小环上升到最高点后,在下降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地一定有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质量为2m的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质量为m的物体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并排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共同向右做加速运动.此时(  )
A.A对B的推力可能小于μmg
B.若μ=0则A对B的推力等于零
C.B对A的推力可能小于
F
3
D.B对A的推力不可能小于
F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A、B两物体的动能相等,质量比为3:1,它们和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它们在地面上开始滑动到停止的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通过的位移之比为3:1B.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3
:1
C.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D.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作用在物体上两个水平拉力F1、F2,已知F1=3N,F2=4N,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0.5m/s2B.2.5m/s2C.4m/s2D.3.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0°,水平面粗糙,现将A、B两球(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球初始位置距斜面底端O的距离分别为LA=10m、LB=40m.不考虑两球在转折O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1)A、B两球滑上水平面的时间差是多少?
(2)若A、B两小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1、μB=0.5,
当B球滑上水平面后能否追上A球?若能,所用的时间是多少?若不能,A、B两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之间用不可伸缩的质量不计的细绳连接起来,其中mA=3kg,mB=2kg,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如图所示,今用一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10N的恒力拉B,使A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求A对B的拉力.(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一物体从倾角为θ的固定长直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物体离开斜面顶端距离x之间满足μ=kx(k为已知量),则物体刚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下滑过程中速度最大值为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问用绝缘细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空间有与水平方向成300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 平衡时的可能位置是图中的图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