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雨水不能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分子间的距离r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时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非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E.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答案】ADE

【解析】由于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雨水不能透过布雨伞,故A正确;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随分子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随分子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B错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无规则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抵消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C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热运动加剧,但个别分子的速率可能还会减小,故D正确;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要引起其它变化,故E正确.故选ADE.

型】实验题
束】
14

【题目】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己知活塞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缸内气体的温度为T、体积为V.现对气缸缓慢降温,使活塞下移高度为h,该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停止降温并锁定活塞,使活塞不再移动,再对气体缓慢加热到温度T.己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加热到温度T时气体的压强;

2)加热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答案】1 2Q-(P0S+mg)h

【解析】试题分析:(1)气体最初和最终两个状态温度相同,运用玻意耳定律,即可求出加热到温度T时气体的压强;(2)因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根据两个过程的温度变化量相同,可知内能变化量也相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可求出加热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1)气体最初和最终两个状态温度相同,初态封闭气体压强: ,末态封闭气体体积: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解得加热到温度T时气体的压强

(2)在降温过程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其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加温过程中:

理想气体内能与温度成正比,故

解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副线圈接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器未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 为定值电阻,R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B. 电压表的示数为44V

C. R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D. R处出现火警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图中O点为地心,A点是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的交点,远地点B离地面高度为6R(R为地球半径).设卫星在近地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下列对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减速

B. 卫星通过A点时的速度是通过B点时速度的6倍

C. 卫星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是通过B点时加速度的6倍

D. 卫星从A点经4T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圆盘半径为R=1m,在其边缘C点固定一个高度不计的小桶,在圆盘直径CD的正上方放置一条水平滑道AB,滑道与CD平行.滑道右端B与圆盘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其高度差为h=1.25m.在滑道左端静止放置质量为m=0.4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当用一大小为F=4N的水平向右拉力拉动物块的同时,圆盘从图示位置以角速度ω=2πrad/s,绕穿过圆心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拉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掉,物块在滑道上继续滑行,由B点水平抛出,恰好落入小桶内.重力加速度取10m/s2

1)求拉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2)若拉力作用时间为0.5s,物块能否落入小桶内,若能,求出所需滑道的长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升降机箱底部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和空气阻力影响,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绝对值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绝对值大于重力做的正功

D.先是弹力做的负功绝对值大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绝对值小于重力做的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2kg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高h=3m的光滑弧形轨道A点,以v0=2m/s的初速度沿轨道滑下,并进入BC轨道,如图所示.已知BC段的滑动摩擦系数μ=0.4.(g10m/s2)求:

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在A点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多少?

物体从A点滑至B点的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为多少?

3)物体滑至B点时的速度;

4)物体最后停止在离B点多远的位置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电流表(量程0.6A3A);

电压表(量程3V15V

定值电阻(阻值1、额定功率5W

定值电阻(阻值10,额定功率10W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额定电流2A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额定电流1A

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AR0应选择_______ 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____ 的滑动变阻器。

2)关于实验的误差分析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B.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C. 读数过程中存在偶然误差 D. 由电压表、电流表造成的系统误差

3①根据下列所得实验数据,试在坐标系中做出实验得到的U-I图象______

U/V

1.36

1.32

1.30

1.28

1.24

1.20

I/A

0.22

0.28

0.34

0.40

0.46

0.50

②用绘制的U-I图象得出所测的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V;电源的内电阻为_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该实验测量的电源电动势、内电阻与真实值从理论上来说:E_______ E r______ r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玻璃瓶中装入半瓶水,然后将瓶盖盖紧使其密封,不久后瓶内水面上方就形成了水的饱和汽,已知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

A此时瓶中上方空气的相对湿度是100%

B此时不再有水分子从液态水表面飞出进入气体

C若系统的温度升高,则瓶内气体对内壁的压强会减小

D若系统的温度降低,则瓶内水的饱和汽的密度会减小

E若把瓶口敲开,并将瓶子置于干燥环境中,瓶中的液态水会慢慢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板间r=3.0×10-2m的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B=0.2T,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一批带正电的粒子以初速度v0=1.0×106m/s,从磁场边界上直径ab的一端a沿着各个方向射入磁场,且初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都垂直,该粒子的比荷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的轨迹半径;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