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四个塑料小球,A和B相互排斥,B与C相互吸引,C与D相互排斥,如果D带正电,则B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无法确定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匀强磁场中的A点有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且衰变后形成如右图所示的两个内切圆,求:
(1)该核发生的是何种衰变?
(2)图中轨迹1、2分别是什么粒子形成的?
(3)如果已知,r2:r1=44:1,则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
C.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两个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情况不会形成磁场的是( )
A.两块带有相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之间B.运动电荷周围
C.带有正电荷的绝缘圆盘高速旋转D.负电荷在导线内作稳定的定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马拉着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对车的拉力与车对马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马对车的拉力与车对马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在匀速前进的情况下,马对车的拉力等于车对马的拉力
D.在加速前进的情况下,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下列方法测定重力加速度:
⑴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上,可以清晰地听到水滴碰盘子的声音.细心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个水滴碰到盘子听到响声的瞬间,注视到第二个水滴正好从阀门处开始下落.
⑵听到某个响声时开始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次响声,顺次加一,直到数到“100”,停止计时,表上时间的读数是40s.
⑶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距离为78.56cm.试根据以上的实验及得到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为g=m/s2 .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名质量为60kg训练有素的武警战士(视为质点)在楼顶通过一条长绳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地面最短时间t=2.4s.已知该武警战士落地的速度不能大于v=6m/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可以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5m/s2 , 长绳的下端恰好着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1)武警战士下滑时的最大速度
(2)武警战士下滑时离地面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实验室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且固定.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面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终停在C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______cm;
(2)实验中除了测定遮光条的宽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
A.小物块质量m B.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C.光电门到C点的距离s 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h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采用图象法来处理实验数据,他们根据(2)测量的物理量,建立图丙所示的坐标系来寻找关系,其中合理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A、B两个物体,距地面高度为45m,A物体因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计,其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10m/s2,B物体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其加速度大小为9m/s2,方向为竖直向下,与高度相比A、B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求:
(1)若A、B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求当物体A落地时物体B离地距离;
(2)若要使两物体同时落地,在B物体由静止释放后,则需要经过多长时间将A物体由静止释放;
(3)若将B物体移到距地面高度36m的正下方C点,则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物体,A物体能否在B落地前追上B,若能,计算其追上的位置距地面的距离,若不能,则在A释放时至少给A物体多大的竖直向下初速度,才能追上B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