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长,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1 所示,则
(1)秒表所示读数为
 
s.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2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分析:(1)秒表先读分针读数,再读秒针读数,两者相加.
机械式秒表的小表盘表示分钟,大表盘表示秒,大表盘一圈30秒;
为了确定是前三十秒还是后三十秒,需要参考小表盘两分钟之间的半刻线:
如果小表盘表针没到半刻线,就是某分钟+小表盘示数秒;
如果小表盘表针超过了半刻线,就是某分钟+(大表盘示数+30)秒.
(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l
g
,得T2=
4π2
g
L
,图线的斜率k=
4π2
g
解答:解:(1)由图1所示秒表可知,分针示数是0.5min=30s,
秒针示数26.9s,秒表示数30s+26.9s=56.9s;
(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l
g
,得T2=
4π2
g
L
,图线的斜率k=
4π2
g

由图象知,图线的斜率k=
4
1
=4
则解得g=9.86m/s2
故答案为:56.9s,9.86m/s2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数据测量的方法和减小读数误差的技巧,要掌握实验的原理: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l
g
,得T2=
4π2
g
L
,图线的斜率k=
4π2
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①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44cm,球直径由如图游标卡尺测得.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
2.125
2.125
cm,该摆摆长为
98.5025
98.5025
 cm,秒表所示读数为
99.8s
99.8s
s.
②有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
B
B
(选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 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
La
Lb
=
4
9
4
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厘米,摆球直径为2.0厘米,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全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则:

①该摆摆长为
98.50
98.50
厘米,秒表所示读数为
99.8
99.8
秒.
②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
4π2
k
4π2
k
(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L;摆球半径r,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则
(1)用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g=
4π2(L+r)N2
t2
4π2(L+r)N2
t2

(2)如果测得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B
B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数为50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甲),则该摆摆长为
98.50
98.50
cm,秒表所示读数为
99.8
99.8
s.

(2)为提高实验精度,该同学在实验中改变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l/cm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T/s 2.02 2.51 2.83 3.18 3.64 4.05
请你帮助该同学以l为横坐标,T 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得重力加速度g=
9.86
9.86
m/s2 (取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