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的加速度为0.5m/s2
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t=2s时,B质点加速度方向不变
D.在t=4s时,A,B相距最远
【答案】A,C,D
【解析】解:A、质点A的加速度为 aA= = =0.5m/s2 . 故A正确.
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没有改变,仍为负向,故B错误.
C、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可知,t=2s时,B质点加速度方向不变,故C正确.
D、A一直沿正向运动,B先沿负向运动,后沿正向运动,两者都沿正向运动时,A的速度先大于B的速度,后小于B的速度,两者间距先增大后减小,速度相同时,即
在t=4s时,A、B相距最远,故D正确.
故选:ACD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V-t图象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C.所有行星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东汉时期《考工记·弓人》中记载“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这表明,在弹性限度内( )
A.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正比
B.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反比
C.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D.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3kg,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m/s2)( )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
B.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向右
C.木块A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将向左运动
D.木块A所受的合力不变,仍然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实验中用所挂钩码的重量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通过增加钩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 (选填“①”或“②”) 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
(2)在轨道水平时,小车运动的阻力Ff= N;
(3)(单选)图(b)中,拉力F较大时,a﹣F图线明显弯曲,产生误差.为避免此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 .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
B.在增加钩码数量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
C.将无线力传感器捆绑在小车上,再将细线连在力传感器上,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钩码的重力 |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个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已知mA=mB=1 kg,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若在木块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木块A由静止开始以2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取g=10 m/s2。
(1)求使木块A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是多少?
(2)若木块A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直到A、B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1.28 J,则在这个过程中力F对木块做的功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3)下面是该实验中的两个实验步骤: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中是 . B中是 .
(4)如图甲是某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示意图,F 和F′中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5)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 , 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的关系正确的有
A.F1=4N
B.F=12N
C.θ1=45°
D.θ1<θ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C.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的速度相同
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