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电学量→敏感元件→处理电路→电学量
B.非电学量→处理电路→敏感元件→电学量
C.电学量→敏感元件→处理电路→非电学量
D.电学量→处理电路→敏感元件→非电学量

【答案】A
【解析】传感器一定是通过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来传递信号的,工作处理的一般流程是:先由非电学量,比如:光信号、压力信号等,通过敏感元件后,由电路处理,变为电信号,从而得以工作,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传感器作为一种将其它形式的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装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传感器所转换的信号对象不同,我们应就它的具体原理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寒假来了,学易同学坐高铁去看望期待已久的姥姥。光滑桌面上有一颗桂圆相对桌面静止。可以根据桂圆的运动,判断列车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桂圆相对桌面静止,可知列车可能在匀速前进

B桂圆相对桌面向后运动,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

C桂圆相对桌面向前运动,可知列车在加速前进

D桂圆相对桌面向左运动,可知列车在做变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可看成质点的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

用重锤确定物块运动到桌边时投影到地面的位置O

将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桌面边沿的墙面上;

推动物块,把弹簧压缩到P点,由静止释放物块,测出物块落地点与O点间的水平距离x;

通过在物块上增减砝码来改变物块的质量,重复步骤的操作

根据得到的一系列的物块质量m与水平距离x的值,作出的图线如图2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g,回答下列问题:

1为达到实验目的除已经测出的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x,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

A弹簧的原长

B弹簧压缩后物块到桌面右边眼的距离L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压缩前物块到周末右边沿的距离

2根据图2可知弹簧被压缩到P点时弹性势能为_________,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用图像中的a、b和1中所选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传送带装置模型,斜面的倾角θ,底端经一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与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相连接,质量m=2kg的物体从高h=30cm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它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25,与水平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2=0.5,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一段时间以后,又回到了斜面上,如此反复多次后最终停在斜面底端.已知传送带的速度恒为v=2.5m/s,tan θ=0.75,g取10 m/s2.求:

(1)从物体开始下滑到第一次回到斜面的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2)从物体开始下滑到最终停在斜面底端,物体在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子秤使用的是(  )
A.超声波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红外线传感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A. 时间 B. 质量 C. 路程 D. 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m/s,已知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40m处,如图所示.在x=400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负方向

B.从t=0开始经0.15s,x=40m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m

C.接收器在t=2s时才能接收此波

D.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9Hz

E.若该波与另一列频率为5Hz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相遇,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电器中,应用了压力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数字温度计
B.天黑自动开启的路灯
C.数字体重计
D.白炽灯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1)在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时,由于两电表不是理想电表,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的测量误差.图(乙)所示的U-I图像中有两条直线ABA'B,其中一条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另一条是用理想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本实验得到的图线,由图可知__________

(A)AB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

(B)A'B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

(C)路端电压U越大,通过电压表的电流越大.

(D)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都小于真值.

(2)如果要首先保证电池电动势测量值更准确,电压表和电流表在本实验中又应该怎样连接?(在左下框中画出电路图)请参照上述方法在(在右下框中画出U-I图像)U-I图像中画两条直线,并指出其中哪一条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哪一条是用理想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本实验得到的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