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 (E约为4.5V,r约为1.5Ω).
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量程0.5A的电流表?(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Ω,滑线变阻器R′电键K,导线若干.
①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②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l;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______,r=______ (用I1,I2,Ul,U2及R表示)

解:(1)A、受力与绳的长度无关,受力只与伸长的长度有关.故A错误.
B、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即合力与分力的夹角相等),如果合力与分力的夹角不相等,照样可以验证实验.故B错误.
C、如果不平行的话,即会有分力不平行木板,则其合力也不平行木板,就证明不了了,故C正确.
故选C.
(2)实验中两只电表都不能超出量程,要使电流表A不超出量程、必须R总≥=9Ω,
即R值必须大于6.5Ω左右.而要使电压表V不超出量程,须发U=≤3v,即R值必须小于2Ω左右.
计算表明:滑动变阻器无论怎样调节,总有一个电表会超出量程,所以设计了下面的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l;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U1+I1R0+I1r
E=U2+I2R0+I2r
解得:E=,r=
故答案为:(1)C
(2)①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

分析:了解“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知道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对于电学实验的电路设计,我们首先要考虑仪器的安全使用,再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考虑.
根据书本上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解决问题.
点评:对于书本上的实验的考查,我们应该清楚实验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注意事项,这也是解决一些其它的设计性实验的前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1,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
F
F
是F1与F2合力的理论值;
F′
F′
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
(2)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2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2
Lg
2
Lg
(用L、g表示),其值是
1.0m/s
1.0m/s
,小球经过b速度的计算式为vb=
5
2
gL
5
2
gL
,(用L、g表示),其值是
1.25m/s
1.25m/s

(3)如图3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0.86
0.86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
(S4+S5+S6)-(S3+S2+S1)
9T2
a=
(S4+S5+S6)-(S3+S2+S1)
9T2
,加速度的大小是
0.64
0.64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下1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2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2中的
F
F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F′
F′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CD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两分力F1和F2应垂直,这样便于准确算出合力
C.同一次实验应将橡皮条和细线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
D.本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2)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3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B=126.5mm、sD=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0.1
0.1
s;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2.5
2.5
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sD-3sB+2sA
75
f2
sD-3sB+2sA
75
f2
(用sA、sB、sD和f表示).
(3)某同学采用半径R=25cm的1/4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实验,其部分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43所示.实验中,通过调整使出口末端B的切线水平后,让小球从圆弧顶端的A点由静止释放.图5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照片中的每个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代表的实际长度为4.85cm.已知闪光频率是10Hz.则根据上述信息可知:
①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B的速度大小
vB=
1.94
1.94
m/s,小球在D的竖直速度大小vDy=
1.94
1.94
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7
9.7
m/s2
②小球在圆弧槽上是否受到了摩擦力:
受到
受到
(填“受到”、“未受到”、“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1,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是F1与F2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
(2)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2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小球经过b速度的计算式为vb=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
(3)如图3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1,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是F1与F2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
(2)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2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华润中学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下1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2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2中的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两分力F1和F2应垂直,这样便于准确算出合力
C.同一次实验应将橡皮条和细线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
D.本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2)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3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B=126.5mm、sD=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用sA、sB、sD和f表示).
(3)某同学采用半径R=25cm的1/4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实验,其部分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43所示.实验中,通过调整使出口末端B的切线水平后,让小球从圆弧顶端的A点由静止释放.图5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照片中的每个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代表的实际长度为4.85cm.已知闪光频率是10Hz.则根据上述信息可知:
①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B的速度大小
vB=______m/s,小球在D的竖直速度大小vDy=______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
②小球在圆弧槽上是否受到了摩擦力:______(填“受到”、“未受到”、“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