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为了测定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其中圆弧形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第一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右端,末端与桌子右端M对齐,滑块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的P点;第二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左侧,测出末端N与桌子右端M的距离为L,滑块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的Q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实验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用代号表示):
BCD
BCD

A.滑槽的高度h;    B.桌子的高度H;    C.O点到P点的距离d1
D.O点到Q点的距离d2;    E.滑块的质量m.
(2)写出动摩擦因数μ的表达式是μ=
d
2
1
-
d
2
2
4HL
d
2
1
-
d
2
2
4HL

(3)如果第二次实验时,滑块没有滑出桌面,测得滑行距离为x.则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μ=
d
2
1
4Hx
d
2
1
4Hx
分析:(1)滑块离开桌面受做平抛运动,要求出滑块滑下轨道时的速度,应测出桌面的高度,O与P间、O与Q间的距离;
(2)由平抛运动知识求出滑块离开轨道及离开桌面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动摩擦因素的表达式;
(3)如果滑块没有离开桌面,滑块在桌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最后速度变为零,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
解答:解:(1)滑块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实验需要测出滑块离开滑槽与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因此实验时需要测出:桌子的高度H; O点到P点的距离d1;O点到Q点的距离d2;故选BCD.
(2)滑块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H=
1
2
gt2,在水平方向上:d1=v0t,d2=vt,滑块在桌面上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
由动能定理得:-μmgL=
1
2
mv2-
1
2
mv02
解得:μ=
d
2
1
-
d
2
2
4HL

(3)如果第二次实验时,滑块没有滑出桌面,测得滑行距离为x,由动能定理得:-μmgx=0-
1
2
mv02
解得:μ=
d
2
1
4Hx

故答案为:(1)BCD;(2)μ=
d
2
1
-
d
2
2
4HL
;(3)μ=
d
2
1
4Hx
点评:该实验有一定的创新性,其实很多复杂的实验其实验原理都是来自我们所学的基本规律,这点要在平时训练中去体会;理解实验原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Ⅰ.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
BD
BD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B.描下O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D.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Ⅱ.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1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中的
F
F
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F′
F′
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如图乙同种材料两木板通过一小段圆弧连接成一个斜面和水平面部分,现要测量正方体小铁块A、B和这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利用了如下器材和方法:(水平部分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
Ⅰ.用 20 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定小铁块A的边长d如图丙,测得长度为d=
2.020
2.020
cm.
Ⅱ.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的常用计时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 a、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从而可以算得物体的速度.

将斜面体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顶端 P 悬挂一铅垂线,Q 为锥尖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 2 是固定在斜面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电路未画出),让小铁块A由P点沿斜面滑下,小铁块通过光电门 1、2 的时间分别为△t1、△t2,用米尺测得 l、2 之间的距离为 L,则小铁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
a=
d2(△t12-△t22)
2L△t12t22
a=
d2(△t12-△t22)
2L△t12t22
;(用题中字母表示) 再利用米尺测出
PQ的距离h
PQ的距离h
斜面部分长s
斜面部分长s
,就可以测得动摩擦因数μ1
Ⅲ.若再测铁块B和板间动摩擦因数μ2时,光电计时器出现故障不能使用,现只利用米尺完成实验,若已测得PQ高为h,则只需要再测
滑块自开始到停下的水平位移L
滑块自开始到停下的水平位移L
.(要求只能再测一个物理量)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2=
??
h
x
?????????
??
h
x
?????????
(用已知量和测定的物理量所对应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某学校的学生为了测定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想出了很多方法.
①其中甲同学采用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使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当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实验中甲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块的运动,图5为他截取的一段纸带,记录了物块做匀减速运动过程的信息,1、2、3、4、5是他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做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m/s2,则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1=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测量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②乙同学采用了如图6所示的另一套装置进行实验,使物块A位于水平桌面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由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以上的操作,分别测出以下几组实验数据.
1 2 3 4 5 6
h/c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9.5 12.5 28.5 39.0 48.0 56.5
精英家教网
乙同学在图7中已标出第1、2、3、5、6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第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s-h关系图线.
实验中测得A、B的质量之比mA:mB=4:5,则根据s-h图线计算出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某学校的学生为了测定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想出了很多方法。

①其中甲同学采用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使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当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实验中甲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块的运动,图5为他截取的一段纸带,记录了物块做匀减速运动过程的信息,1、2、3、4、5是他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做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m/s2,则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1=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测量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乙同学采用了如图6所示的另一套装置进行实验,使物块A位于水平桌面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由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s。改变h,重复以上的操作,分别测出以下几组实验数据。

1

2

3

4

5

6

h/c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9.5

12.5

28.5

39.0

48.0

56.5

     

乙同学在图7中已标出第1、2、3、5、6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第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s-h关系图线。

实验中测得AB的质量之比mA:mB=4:5,则根据s-h图线计算出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某学校的学生为了测定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想出了很多方法。

①其中甲同学采用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使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当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实验中甲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块的运动,图5为他截取的一段纸带,记录了物块做匀减速运动过程的信息,1、2、3、4、5是他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做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m/s2,则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1=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测量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图 5

②乙同学采用了如图6所示的另一套装置进行实验,使物块A位于水平桌面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由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s。改变h,重复以上的操作,分别测出以下几组实验数据。

1

2

3

4

5

6

h/c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9.5

12.5

28.5

39.0

48.0

56.5

          

乙同学在图7中已标出第1、2、3、5、6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第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s-h关系图线。

实验中测得AB的质量之比mA:mB=4:5,则根据s-h图线计算出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Ⅰ.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______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B.描下O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D.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Ⅱ.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1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中的_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如图乙同种材料两木板通过一小段圆弧连接成一个斜面和水平面部分,现要测量正方体小铁块A、B和这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利用了如下器材和方法:(水平部分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
Ⅰ.用 20 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定小铁块A的边长d如图丙,测得长度为d=______cm.
Ⅱ.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的常用计时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 a、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从而可以算得物体的速度.

将斜面体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顶端 P 悬挂一铅垂线,Q 为锥尖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 2 是固定在斜面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电路未画出),让小铁块A由P点沿斜面滑下,小铁块通过光电门 1、2 的时间分别为△t1、△t2,用米尺测得 l、2 之间的距离为 L,则小铁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再利用米尺测出______、______,就可以测得动摩擦因数μ1
Ⅲ.若再测铁块B和板间动摩擦因数μ2时,光电计时器出现故障不能使用,现只利用米尺完成实验,若已测得PQ高为h,则只需要再测______.(要求只能再测一个物理量)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2=______(用已知量和测定的物理量所对应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