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中国四川消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大地震,它是由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造成的。已知地震波分为三种:纵波(P波),速度vP=9.9 km/s;横波(S波),速度vS=4.5 km/s;面波(L波),速度vLvS,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汶川地区某中学实验室内有水平摆A与竖直摆B,如图7-8(A)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哪个摆?

(2)成都市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假若如图7-8(B)所示,则由图可知abc三处波形各对应于哪种地震波?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12.6 s,则地震台距震源多远?

(3)假若地震P波沿直线传播到成都市时,当地地表某标志物振动方向沿如图7-8(C)中ZT方向,测得某时刻该标志物的水平分位移x=23.1 mm,竖直分位移y=0.4 mm,试由此估算震源深度h

 

【答案】

(1)B摆 (2)PSL 104.0 km (3)1.8 km

【解析】(1)由题意可知,在地震时产生的三种地震波中,P波的速度最大,S波其次,因此P波最先到达汶川地区,某中学实验室先发生竖直方向振动,后发生水平方向振动,所以最先振动的为B摆。

(2)aP波,bS波,cL波。

设地震台距震源距离为s,由=104.0 km

(3)纵波沿ZT方向传播,因yx,由几何知识:

h=1.8 km。

思路分析:在地震时产生的三种地震波中,P波的速度最大,S波其次,因此P波最先到达汶川地区,某中学实验室先发生竖直方向振动,后发生水平方向振动,根据时间差可列出一个式子,纵波沿ZT方向传播,因yx,由几何知识可得

试题点评:根据波的传播规律解决生活中实际现象是现在高考的一个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新华社消息:2008年9月26日4时03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进行变轨,由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距地球表面343公里的近圆轨道.飞船发射升空后,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43公里的椭圆轨道.实施变轨控制,就是将飞船推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工作轨道.设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其周期为T,机械能为E,通过远地点时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飞船变轨到离地面高度为343km的圆轨道上运行,则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面是有关神州七号的消息: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飞船于21点10分0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第500秒三级火箭关机!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征常进入预定轨道;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发射.运行在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在轨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予2008年9月28口17点37分成功着陆手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担负此次飞行任务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起飞质量为479.8吨.
9月27日16:35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开始出舱活动,16:58航天员成功完成舱外活动返回轨道舱内,出舱活动的总里程约9165km.这是我国第一次实现舱外行走,这一活动具有里程碑意思.
请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必箭点火后竖直匀加速上升,经120秒到达约为180公里的高度,试估算火箭点火后60秒加速度的大小.
(2)请估算火箭起飞初试阶段,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大小.
(3)飞船在轨运行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估算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的平均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期末题 题型:计算题

下面是有关神舟七号的消息: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飞船于21点10分0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运行在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地圆轨道。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在轨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担负此次飞行任务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起飞质量为479.8吨。(如图a所示)
        9月27日1635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开始出舱活动(如图b所示),1658航天员成功完成舱外活动返回轨道舱内,出舱活动的总里程约9165km。这是我国第一次实现舱外行走,这一活动具有里程碑意义。

请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火箭点火后竖直匀加速上升,经120秒到达约为180公里的高度,试估算火箭点火后60秒时加速度的大小。
(2)请估算火箭起飞初始阶段,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大小。
(3)飞船在轨道运行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估算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的平均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中学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华社消息:2008年9月26日4时03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进行变轨,由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距地球表面343公里的近圆轨道.飞船发射升空后,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43公里的椭圆轨道.实施变轨控制,就是将飞船推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工作轨道.设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其周期为T,机械能为E,通过远地点时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飞船变轨到离地面高度为343km的圆轨道上运行,则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时( )
A.运行周期小于T
B.速度大于v
C.加速度等于a
D.机械能等于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