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1)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关于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实验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前应该先仔细观察,清楚线圈的绕向

B.开关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匀速滑动使接入电路的阻值逐渐减小,会观察到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C.开关闭合后,线圈A从线圈B中拔出和插入过程中会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D.开关闭合与断开瞬间,电流计指针都会偏转,但偏转方向相同

(2)当电流从灵敏电流计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转。现将其与线圈相连之后,将上端为S极的磁铁插入线圈中,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应为偏向___________接线柱(填“正”或“负”)。根据图丙中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插入线圈磁铁下端的磁极为___________极(填“N”或“S”)。

(3)应用可拆变压器进行“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原线圈所接的电源应是___________

A. B.

C. D.

副线圈所接的电表可以是___________

A.多用电表(欧姆挡) B.直流电压表 C.交流电压表 D.直流电流表

【答案】AC S B C

【解析】

1[1]A.实验是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的,因此实验前应该先仔细观察,清楚线圈的绕向,搞清线圈电流的方向与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选项A正确;

B.开关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匀速滑动使接入电路的阻值逐渐减小,导致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会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选项B错误;

C.开关闭合后,线圈A从线圈B中拔出和插入过程中,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变化不同,前者是减少,后者增加,依据楞次定律“增反减同”,会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

D.开关闭合与断开瞬间,会引起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计指针都会偏转,依据楞次定律知偏转方向不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AC

2[2]当电流从灵敏电流计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转,若将上端为S极的磁铁插入线圈中,则向下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增加,依据楞次定律与右手螺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从电流计的正接线柱流入,那么图乙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应为偏向正接线柱;

[3]根据图丙中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可知,感应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感应磁场方向向下,因磁铁向下运动,因而插入线圈磁铁下端的磁极为S极。

3[4]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因为变压器只能对交流电压进行变压,出于安全考虑,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源,选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测量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时,应该用到交流电压表,选项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图甲和图乙分别为x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且xab=6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长可能是8m

C.波速一定是1m/s

D.波速可能是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

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空沙桶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让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C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2图乙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由此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一组同学在保持木板水平时,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得到如图丙中①所示的图线,则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 N;小车的质量M= kg。若该组同学正确完成了1问中的步骤,得到的a-F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 填“②”“③”或“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月卫星绕地运行一段时间后,离开地球飞向月球.如图所示是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2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点是轨道2的近地点,B点是轨道2的远地点,卫星在轨道1的运行速率为7.7 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2经过A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7.7 km/s

B.卫星在轨道2经过B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7.7 km/s

C.卫星在轨道3所具有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2所具有的机械能

D.卫星在轨道3所具有的最大速率小于在轨道2所具有的最大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x=0mx=18m的波源PQ在同一介质中分别产生两列横波甲、乙,传播方向相反,某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x=1m处的质点振动了5s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波的波速为0.8m/s

B.两列波叠加后不会产生干涉现象

C.x=8m处的质点起始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D.波源P比波源Q迟振动了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3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60kg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块及人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sin37°=0.6,cos37°=0.8,取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要求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求:

(1)轻绳OB所受的拉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物块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斜面上的物体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斜面作用在物体M上的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沿斜面向上B.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FD.大小不可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所示的气垫导轨上放着两个滑块,滑块A的质量为500g,滑块B的质量为200g。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的频率均为50Hz。调节设备使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连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个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碰撞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纸带上选取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1)判断气垫导轨是否处于水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将某个滑块轻放在气垫导轨上,看滑块是否静止

B.让两个滑块相向运动,看是否在轨道的中点位置碰撞

C.给某个滑块一个初速度,看滑块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D.测量气垫导轨的两个支架是否一样高

2)根据图乙提供的纸带,计算碰撞前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p=________kg·m/s;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p′=________kg·m/s。多次实验,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0.5kg,长l =1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将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初速度v0=4m/s滑上木板的左端,同时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为确保物块不滑离木板,求F的最小值。(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