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1.22cm,s2=2.00cm,s3=2.78cm,s4=3.62cm,s5=4.40cm,s6=5.18
cm.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
0.1
 s
(2)计算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
(s6+s5+s4)-(s3+s2+s1)
9T2
(s6+s5+s4)-(s3+s2+s1)
9T2
,加速度大小为a=
0.8
0.8
m/s2
(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
0.32
0.32
  m/s.
(4)在实验中操作有如下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把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
DBFAECG
DBFAECG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与电源相连接;
C.换上新纸带,重作两次实验;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边;
E.先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F.把一条跨过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钩码;
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H.求出三次测量加速度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的最后结果.
分析:(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和打点间隔可得出正确结果;
(2)根据逐差法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3)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4)安排实验步骤要本着先安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的思路进行,一般每完成一次实验,都要进行重复实验.
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0=0.02s,所以时间间隔为:T=5T0=0.1s.
故答案为:0.1.
(2)根据逐差法有:a1=
x4-x1
3T2
a2=
x5-x2
3T2
a3=
x6-x3
3T2

a=
a1+a2+a3
3
=
(x4+x5+x6)-(x1+x2+x3)
9T2

带人数据解得:
(s6+s5+s4)-(s3+s2+s1)
9T2
,a=0.8m/s2
故答案为:0.8.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得:
v3=
s3+s4
2T
=0.32m/s

故答案为:0.32.
(4)安排实验步骤要本着先安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的思路进行,一般每完成一次实验,都要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步骤要符合逻辑,不能颠三倒四的.
故顺序为:DBFAECG.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有关纸带处理的基本知识,平时要加强基础实验的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图1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C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②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拉力的大小为
4.0
4.0
 N.
(2)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3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1.93
1.93
m/s2.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1.18
1.18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如图1所示.设0点为计数的起始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1”与起始点间的距离s1
4.00
4.00
cm,打计数点“1”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0.450
0.450
m/s,物体的加速度为
1.00
1.00
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固定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出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T2-L图象,则可以由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①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对应的图象应该是a、b、c中的
a
a

②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0.3
0.3
m;当地重力加速度g=
9.86
9.86
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Ⅰ.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
 
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Ⅱ.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
①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
 

②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③打点记时器打1号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两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广东模拟)(1)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
①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

②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3.1m/s2
3.1m/s2


(2)在竖直放置的立柱上端有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小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球自由下落,计时装置开始计时.立柱上有可以移动的光电门.当小球经过光电门时,光电计时装置能测出小球从初始位置到这个光电门所 时间t,再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到光电门的距离s.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位移s与下落时间t的关系.

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猜想s可能与
t
t
成正比,或可能与
t2
t2
成正比,或可能与
t3
t3
成正比,…根据你能猜想,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应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
①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______
②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

(2)在竖直放置的立柱上端有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小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球自由下落,计时装置开始计时.立柱上有可以移动的光电门.当小球经过光电门时,光电计时装置能测出小球从初始位置到这个光电门所 时间t,再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到光电门的距离s.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位移s与下落时间t的关系.

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猜想s可能与______成正比,或可能与______成正比,或可能与______成正比,…根据你能猜想,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应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