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做功和热传递都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铁丝加热,铁丝温度升高,是用_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温度也升高,是用_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B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挡板C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挡板C、D时计时结束,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①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用前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作用后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用前、后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个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及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固定有弹簧秤的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________;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时间t,取t的平均值;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像能粗略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
(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__.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确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只能做直线运动
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 物体做曲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D.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长l=0.5 m的轻质细杆,一端固定有一个质量为m=3 kg的小球,另一端由电动机带动,使杆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的速率为v=2 m/s.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对杆的拉力大小是24 N
B.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对杆的压力大小是6 N
C.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对杆的拉力大小是24 N
D.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对杆的拉力大小是54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1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m/s;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视为质点)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g为重力加速度)
(1)要使物块能恰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多大;
(2)要求物块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且在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在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体某段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在t1~t2过程中
A.加速度不断增大
B.速度不断减小
C.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