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的斜板和水平板为同种材料组成,木块由斜板的顶端A点处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板上的B点时恰好静止。如果让同种材料的长木板搁置在AB两点之间(如图中虚线所示),再让木块在此木板上下滑,则木块在木板上的运动为(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都有可能                                         

 

【答案】

A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cm,A、B间距离y1=5.02cm,B、C间距离y2=14.82crn.请回答以下问题(g=9.80m/s2):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档板处由静止释放?答:
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
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

(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
x
g
y2-y1
x
g
y2-y1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
1.00
1.0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轴水平,y轴竖直,第一象限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第二象限内有一对平行于x轴放置的金属板,板间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沿y轴负方向,场强大小未知,磁场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第四象限内有匀强电场,电场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45°角斜向右上方,场强大小与平行金属板间的场强大小相同.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平行金属板,并始终沿x轴正方向运动,粒子进入第一象限后,从x轴上的D点与x轴正方向成45°角进入第四象限,M点为粒子第二次通过x轴的位置.已知OD距离为L,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运动的初速度大小和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DM间的距离.(结果用m、q、v0、L和B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请按照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同学用双缝干涉装置来测量红光的波长.实验时,若经粗调后透过测量头上的目镜观察,看不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只看到一片亮区,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②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相邻亮纹的间距△x为
 
mm.
③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
 
 
的方法.
(2)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认为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精英家教网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①在上述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1的质量一定大于球2的质量,小球1的半径可以大于小球2的半径
    B.将小球静止放置在轨道末端看小球是否滚动来检测斜槽轨道末端是否水平
    C.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点应该越高越好,可样碰前的速度大,测量误差会小
    D.复写纸铺在白纸的上面,实验过程中复写纸可以随时拿起看印迹是否清晰并进行移动
②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实验必需的有
    A.刻度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秒表
③设球1的质量为m1,球2的质量为m2,MP的长度为l1,ON的长度为l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④完成实验后,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变:
精英家教网
(I)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C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II)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A从原固定点C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
(III)把半径相同的小球B 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与小球B 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 M和 N;
(IV)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M、P、N 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1、y2、y3.请你写出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1、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4届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I.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小电珠(3.8 V,1.5 W)

B.直流电源(电动势4.5 V,内阻约0.4 Ω)

C.电流表(量程0~500 mA,内阻约0.5 Ω)

D.电压表(量程0~5 V,内阻约5000 Ω)

E.滑动变阻器R1(0~5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R2(0~5K Ω,额定电流1 A)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如果既要满足测量要求,又要使测量误差较小,应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的________,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

II.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同学们不仅完成了课本原来的实验,还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及尝试。下面是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甲组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由斜槽和水平槽构成。将复写纸与白纸铺在水平放的木板上,重垂线所指的位置为O。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多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P;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与b球发生对心正碰,碰后a球不被反弹。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多次得到多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M、N.

(1)若a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b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 则      

A.m1>m2 r1>r2    B.m1>m2 r1<r2

C.m1>m2 r1=r2   D.m1<m2 r1=r2

(2)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实验必需的有       

A.刻度尺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             D.秒表

(3)设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m1、m2、OM、OP、ON表示)                                      

 

乙组同学误将重锤丢失,为了继续完成实验则将板斜放,上端刚好在槽口抛出点,标记为O.板足够长小球都能落在板上,如图2,采用甲组同学相同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

(4)对该组同学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      

A.乙组同学无法完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B.秒表也不是乙组同学的必需器材

C.乙组同学必须测量斜面倾角θ      

D.图2中N为b球碰后落点

(5)设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    

(6)如果a,b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 (要求第(5) (6)结论用m1、m2、OM、OP、ON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9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

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5.02 cm,B、C间距离y2=14.82 cm.请回答以下问题(g=9.80 m/s2)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__.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__________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