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关于非关税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

关于非关税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6届四川资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代经济健康繁荣的背后有着一个重要的内容——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思想。唐代的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思想主要依靠商人们自觉地遵守奉行,同时也通过契约制度等政策法令予以约束;政策法令对诚信思想的推动、促进又反过来促使商人更加自觉地在其商业活动中以“诚信”理念经营。

唐代的契约文书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纠纷时进行法律裁定的依据,同时也是该时期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重要形式。契约文书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经济生活。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买卖契约制度方面,唐代获得了长足发展,契约文书大量出现,成为了诚信思想的见证。并且出现了契约的“样文”,类似于现在的“格式合同”。这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的人们签订契约和进行不动产市场交易,使契约的内容及其形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规范化、固定化、合理化。就现存的唐代契约实物来看,唐代契约的内容、形式及其种类等内容通常先依据民间惯例执行,即民间惯例获得了官方的认可,慢慢得以固定化。契约签署的方式则多种多样,可通过签字、加盖私印等方式签订契约。在进行一些日用商品买卖时,唐人也常常签订契约。

唐代货币流通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信用货币“飞钱”的出现。“飞钱”是唐代商家为解决货币流通困难而发明的货币汇兑方法。唐代诸道进奏院、诸军、诸使经常要将从各州府征收来的赋税、盐钱和各种收入折合成货币后运送到京城,但是京城的商人们又需将大量的货币缴纳给上述朝廷的各类机构,于是由这些机构向京城的商人们发放“文券”。此“文券”类似于当代的汇票。商人们从朝廷上述相应机构获取“文券”后便“轻装趋四方”。商人们在外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需要大量现钱之时便到各地衙门领取。这对后来历朝历代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是唐代经济活动中诚信思想的重要体现。先秦时期,政府对经济活动中的产品买卖予以严格规范和管理。商人们开展日用品的经营须到衙门进行登记,加入市籍。政府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规定,对未达到质量要求而销售产品的商人予以惩戒。唐代政府非常看重产品买卖,在经营登记、产品质量方面的规定更为严格、规范。衙门设置“市令”作为市场交易活动的管理者,由“市令”或者其“属员”按照质量的好坏对各类产品估定价格之后,由商家明码标价销售。在手工产品出售之前,需要题写制作者的名字。对制作或者销售假冒伪劣手工产品的,以及制作和销售长度、幅宽不足的货物的,唐代通过刑法进行规制,对制作者和销售者杖六十,且还须没收所有的器物。销售货物时缺斤少两或者商家之间相互勾结抬高市价的,处以杖八十的刑罚。在这些规制交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影响之下,唐代形成了相应的市场规则。这些市场规则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唐代不仅汉人之间的商业来往中诚信相待,同时以开放兼容的姿态平等对待胡商和外国商人。不少胡商不仅在中原有宅子、田地;而且政府部门遵照相关规定“以诚相处”,胡商在危难之时还可踏实地从官府中获得优待。这说明了唐人以诚信对待胡商。唐人的诚信品行,吸引了很多的外国商人到唐朝经商,因而,诚信成为唐代国家最佳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内容。商人们也受此影响,通常能够自觉地诚信经营。

(摘编自杨洁《考析诚信思想在唐代经济活动中的体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约文书是唐代契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代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见证物。

B.“飞钱”是唐代商家为解决货币流通困难而发明的一种信用货币,这种货币的汇兑过程得到了朝廷各类相关机构的支持。

C.唐代政府对经济活动非常重视,对经济活动中的产品买卖给予了非常明晰的规定,比先秦政府的相关做法更加严格规范。

D.唐代刑法虽然对不同的违法经济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不一样,但却为唐代形成相应的市场规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契约文书常出现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以及一些日用商品的买卖活动中,唐人也常采用签字、加盖私印等多种方式来签订契约。

B.就目前所掌握的相关契约文物来看,唐代契约的内容、形式、种类等内容经历了由“民间惯例”到“官方认可”的固化过程。

C.“飞钱”较好地解决了京城的商人们携带大量现金从事经济活动而带来的困难,也减少了朝廷从各地运输货币到京城的工作量。

D.在“开放兼容”“平等”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胡商到中原并拥有了宅子、田地。这反映出唐人对胡商“以诚相待”的心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唐代的很多商业活动中,诚信思想都得到了较好地贯彻与施行,因而,有效地促进了唐代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B.唐代商人诚信经营风气的形成,离不开商人们对诚信思想自觉地践行,同时也与政府对诚信思想的大力推动与促进有关。

C.唐代商业生活中的很多经济内容,如“契约文书”“诚信思想”“飞钱”等对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D.诚信是唐代国家经济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吸引很多外国商人到唐朝经商的最佳经济发展软环境,让唐人受益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6届福建厦门一中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五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代经济健康繁荣的背后有着一个重要的内容——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思想。唐代的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思想主要依靠商人们自觉地遵守奉行,同时也通过契约制度等政策法令予以约束;政策法令对诚信思想的推动、促进又反过来促使商人更加自觉地在其商业活动中以“诚信”理念经营。

唐代的契约文书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纠纷时进行法律裁定的依据,同时也是该时期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重要形式。契约文书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经济生活。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买卖契约制度方面,唐代获得了长足发展,契约文书大量出现,成为了诚信思想的见证。并且出现了契约的“样文”,类似于现在的“格式合同”。这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的人们签订契约和进行不动产市场交易,使契约的内容及其形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规范化、固定化、合理化。就现存的唐代契约实物来看,唐代契约的内容、形式及其种类等内容通常先依据民间惯例执行,即民间惯例获得了官方的认可,慢慢得以固定化。契约签署的方式则多种多样,可通过签字、加盖私印等方式签订契约。在进行一些日用商品买卖时,唐人也常常签订契约。

唐代货币流通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信用货币“飞钱”的出现。“飞钱”是唐代商家为解决货币流通困难而发明的货币汇兑方法。唐代诸道进奏院、诸军、诸使经常要将从各州府征收来的赋税、盐钱和各种收入折合成货币后运送到京城,但是京城的商人们又需将大量的货币缴纳给上述朝廷的各类机构,于是由这些机构向京城的商人们发放“文券”。此“文券”类似于当代的汇票。商人们从朝廷上述相应机构获取“文券”后便“轻装趋四方”。商人们在外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需要大量现钱之时便到各地衙门领取。这对后来历朝历代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是唐代经济活动中诚信思想的重要体现。先秦时期,政府对经济活动中的产品买卖予以严格规范和管理。商人们开展日用品的经营须到衙门进行登记,加入市籍。政府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规定,对未达到质量要求而销售产品的商人予以惩戒。唐代政府非常看重产品买卖,在经营登记、产品质量方面的规定更为严格、规范。衙门设置“市令”作为市场交易活动的管理者,由“市令”或者其“属员”按照质量的好坏对各类产品估定价格之后,由商家明码标价销售。在手工产品出售之前,需要题写制作者的名字。对制作或者销售假冒伪劣手工产品的,以及制作和销售长度、幅宽不足的货物的,唐代通过刑法进行规制,对制作者和销售者杖六十,且还须没收所有的器物。销售货物时缺斤少两或者商家之间相互勾结抬高市价的,处以杖八十的刑罚。在这些规制交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影响之下,唐代形成了相应的市场规则。这些市场规则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唐代不仅汉人之间的商业来往中诚信相待,同时以开放兼容的姿态平等对待胡商和外国商人。不少胡商不仅在中原有宅子、田地;而且政府部门遵照相关规定“以诚相处”,胡商在危难之时还可踏实地从官府中获得优待。这说明了唐人以诚信对待胡商。唐人的诚信品行,吸引了很多的外国商人到唐朝经商,因而,诚信成为唐代国家最佳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内容。商人们也受此影响,通常能够自觉地诚信经营。

(摘编自杨洁《考析诚信思想在唐代经济活动中的体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约文书是唐代契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代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见证物。

B.“飞钱”是唐代商家为解决货币流通困难而发明的一种信用货币,这种货币的汇兑过程得到了朝廷各类相关机构的支持。

C.唐代政府对经济活动非常重视,对经济活动中的产品买卖给予了非常明晰的规定,比先秦政府的相关做法更加严格规范。

D.唐代刑法虽然对不同的违法经济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不一样,但却为唐代形成相应的市场规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契约文书常出现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以及一些日用商品的买卖活动中,唐人也常采用签字、加盖私印等多种方式来签订契约。

B.就目前所掌握的相关契约文物来看,唐代契约的内容、形式、种类等内容经历了由“民间惯例”到“官方认可”的固化过程。

C.“飞钱”较好地解决了京城的商人们携带大量现金从事经济活动而带来的困难,也减少了朝廷从各地运输货币到京城的工作量。

D.在“开放兼容”“平等”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胡商到中原并拥有了宅子、田地。这反映出唐人对胡商“以诚相待”的心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唐代的很多商业活动中,诚信思想都得到了较好地贯彻与施行,因而,有效地促进了唐代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B.唐代商人诚信经营风气的形成,离不开商人们对诚信思想自觉地践行,同时也与政府对诚信思想的大力推动与促进有关。

C.唐代商业生活中的很多经济内容,如“契约文书”“诚信思想”“飞钱”等对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D.诚信是唐代国家经济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吸引很多外国商人到唐朝经商的最佳经济发展软环境,让唐人受益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6届江西宜春中学新余四中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代经济健康繁荣的背后有着一个重要的内容——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思想。唐代的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思想主要依靠商人们自觉地遵守奉行,同时也通过契约制度等政策法令予以约束;政策法令对诚信思想的推动、促进又反过来促使商人更加自觉地在其商业活动中以“诚信”理念经营。

唐代的契约文书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纠纷时进行法律裁定的依据,同时也是该时期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重要形式。契约文书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经济生活。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买卖契约制度方面,唐代获得了长足发展,契约文书大量出现,成为了诚信思想的见证。并且出现了契约的“样文”,类似于现在的“格式合同”。这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的人们签订契约和进行不动产市场交易,使契约的内容及其形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规范化、固定化、合理化。就现存的唐代契约实物来看,唐代契约的内容、形式及其种类等内容通常先依据民间惯例执行,即民间惯例获得了官方的认可,慢慢得以固定化。契约签署的方式则多种多样,可通过签字、加盖私印等方式签订契约。在进行一些日用商品买卖时,唐人也常常签订契约。

唐代货币流通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信用货币“飞钱”的出现。“飞钱”是唐代商家为解决货币流通困难而发明的货币汇兑方法。唐代诸道进奏院、诸军、诸使经常要将从各州府征收来的赋税、盐钱和各种收入折合成货币后运送到京城,但是京城的商人们又需将大量的货币缴纳给上述朝廷的各类机构,于是由这些机构向京城的商人们发放“文券”。此“文券”类似于当代的汇票。商人们从朝廷上述相应机构获取“文券”后便“轻装趋四方”。商人们在外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需要大量现钱之时便到各地衙门领取。这对后来历朝历代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是唐代经济活动中诚信思想的重要体现。先秦时期,政府对经济活动中的产品买卖予以严格规范和管理。商人们开展日用品的经营须到衙门进行登记,加入市籍。政府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规定,对未达到质量要求而销售产品的商人予以惩戒。唐代政府非常看重产品买卖,在经营登记、产品质量方面的规定更为严格、规范。衙门设臵“市令”作为市场交易活动的管理者,由“市令”或者其“属员”按照质量的好坏对各类产品估定价格之后,由商家明码标价销售。在手工产品出售之前,需要题写制作者的名字。对制作或者销售假冒伪劣手工产品的,以及制作和销售长度、幅宽不足的货物的,唐代通过刑法进行规制,对制作者和销售者杖六十,且还须没收所有的器物。销售货物时缺斤少两或者商家之间相互勾结抬高市价的,处以杖八十的刑罚。在这些规制交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影响之下,唐代形成了相应的市场规则。这些市场规则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唐代不仅汉人之间的商业来往中诚信相待,同时以开放兼容的姿态平等对待胡商和外国商人。不少胡商不仅在中原有宅子、田地;而且政府部门遵照相关规定“以诚相处”,胡商在危难之时还可踏实地从官府中获得优待。这说明了唐人以诚信对待胡商。唐人的诚信品行,吸引了很多的外国商人到唐朝经商,因而,诚信成为唐代国家最佳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内容。商人们也受此影响,通常能够自觉地诚信经营。

(摘编自杨洁《考析诚信思想在唐代经济活动中的体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约文书是唐代契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代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一种 重要形式与见证物。

B.“飞钱”是唐代商家为解决货币流通困难而发明的一种信用货币,这种货币的汇兑过程得到了朝廷 各类相关机构的支持。

C.唐代政府对经济活动非常重视,对经济活动中的产品买卖给予了非常明晰的规定,比先秦政府的相 关做法更加严格规范。

D.唐代刑法虽然对不同的违法经济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不一样,但却为唐代形成相应的市场规则提 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契约文书常出现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以及一些日用商品的买卖活动中,唐人也常采用签字、加盖 私印等多种方式来签订契约。

B.就目前所掌握的相关契约文物来看,唐代契约的内容、形式、种类等内容经历了由“民间惯例”到 “官方认可”的固化过程。

C.“飞钱”较好地解决了京城的商人们携带大量现金从事经济活动而带来的困难,也减少了朝廷从各 地运输货币到京城的工作量。

D.在“开放兼容”“平等”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胡商到中原并拥有了宅子、田地。这反映出唐人对 胡商“以诚相待”的心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唐代的很多商业活动中,诚信思想都得到了较好地贯彻与施行,因而,有效地促进了唐代经济的 健康发展与繁荣。

B.唐代商人诚信经营风气的形成,离不开商人们对诚信思想自觉地践行,同时也与政府对诚信思想的 大力推动与促进有关。

C.唐代商业生活中的很多经济内容,如“契约文书”“诚信思想”“飞钱”等对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 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D.诚信是唐代国家经济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吸引很多外国商人到唐朝经商的最佳经济发展软环境, 让唐人受益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代经济健康繁荣的背后有着一个重要的内容--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思想。唐代的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思想主要依靠商人们自觉地遵守奉行,同时也通过契约制度等政策法令予以约束;政策法令对诚信思想的推动、促进又反过来促使商人更加自觉地在其商业活动中以“诚信”理念经营。
    唐代的契约文书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纠纷时进行法律裁定的依据,同时也是该时期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重要形式。契约文书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经济生活。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买卖契约制度方面,唐代获得了长足发展,契约文书大量出现,成为了诚信思想的见证。并且出现了契约的“样文”,类似于现在的“格式合同”。这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的人们签订契约和进行不动产市场交易,使契约的内容及其形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规范化、固定化、合理化。就现存的唐代契约实物来看,唐代契约的内容、形式及其种类等内容通常先依据民间惯例执行,即民间惯例获得了官方的认可,慢慢得以固定化。契约签署的方式则多种多样,可通过签字、加盖私印等方式签订契约。在进行一些日用商品买卖时,唐人也常常签订契约。
    唐代货币流通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信用货币“飞钱”的出现。“飞钱”是唐代商家为解决货币流通困难而发明的货币汇兑方法。唐代诸道进奏院、诸军、诸使经常要将从各州府征收来的赋税、盐钱和各种收入折合成货币后运送到京城,但是京城的商人们又需将大量的货币缴纳给上述朝廷的各类机构,于是由这些机构向京城的商人们发放“文券”。此“文券”类似于当代的汇票。商人们从朝廷上述相应机构获取“文券”后便“轻装趋四方”。商人们在外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需要大量现钱之时便到各地衙门领取。这对后来历朝历代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是唐代经济活动中诚信思想的重要体现。先秦时期,政府对经济活动中的产品买卖予以严格规范和管理。商人们开展日用品的经营须到衙门进行登记,加入市籍。政府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规定,对未达到质量要求而销售产品的商人予以惩戒。唐代政府非常看重产品买卖,在经营登记、产品质量方面的规定更为严格、规范。衙门设置“市令”作为市场交易活动的管理者,由“市令”或者其“属员”按照质量的好坏对各类产品估定价格之后,由商家明码标价销售。在手工产品出售之前,需要题写制作者的名字。对制作或者销售假冒伪劣手工产品的,以及制作和销售长度、幅宽不足的货物的,唐代通过刑法进行规制,对制作者和销售者杖六十,且还须没收所有的器物。销售货物时缺斤少两或者商家之间相互勾结抬高市价的,处以杖八十的刑罚。在这些规制交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影响之下,唐代形成了相应的市场规则。这些市场规则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唐代不仅汉人之间的商业来往中诚信相待,同时以开放兼容的姿态平等对待胡商和外国商人。不少胡商不仅在中原有宅子、田地;而且政府部门遵照相关规定“以诚相处”,胡商在危难之时还可踏实地从官府中获得优待。这说明了唐人以诚信对待胡商。唐人的诚信品行,吸引了很多的外国商人到唐朝经商,因而,诚信成为唐代国家最佳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内容。商人们也受此影响,通常能够自觉地诚信经营。
(摘编自杨洁《考析诚信思想在唐代经济活动中的体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契约文书是唐代契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代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见证物。
B.“飞钱”是唐代商家为解决货币流通困难而发明的一种信用货币,这种货币的汇兑过程得到了朝廷各类相关机构的支持。
C.唐代政府对经济活动非常重视,对经济活动中的产品买卖给予了非常明晰的规定,比先秦政府的相关做法更加严格规范。
D.唐代刑法虽然对不同的违法经济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不一样,但却为唐代形成相应的市场规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契约文书常出现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以及一些日用商品的买卖活动中,唐人也常采用签字、加盖私印等多种方式来签订契约。
B.就目前所掌握的相关契约文物来看,唐代契约的内容、形式、种类等内容经历了由“民间惯例”到“官方认可”的固化过程。
C.“飞钱”较好地解决了京城的商人们携带大量现金从事经济活动而带来的困难,也减少了朝廷从各地运输货币到京城的工作量。
D.在“开放兼容”“平等”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胡商到中原并拥有了宅子、田地。这反映出唐人对胡商“以诚相待”的心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在唐代的很多商业活动中,诚信思想都得到了较好地贯彻与施行,因而,有效地促进了唐代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B.唐代商人诚信经营风气的形成,离不开商人们对诚信思想自觉地践行,同时也与政府对诚信思想的大力推动与促进有关。
C.唐代商业生活中的很多经济内容,如“契约文书”“诚信思想”“飞钱”等对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D.诚信是唐代国家经济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吸引很多外国商人到唐朝经商的最佳经济发展软环境,让唐人受益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代经济健康繁荣的背后有着一个重要的内容--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思想。唐代的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思想主要依靠商人们自觉地遵守奉行,同时也通过契约制度等政策法令予以约束;政策法令对诚信思想的推动、促进又反过来促使商人更加自觉地在其商业活动中以“诚信”理念经营。
       唐代的契约文书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纠纷时进行法律裁定的依据,同时也是该时期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重要形式。契约文书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经济生活。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买卖契约制度方面,唐代获得了长足发展,契约文书大量出现,成为了诚信思想的见证。并且出现了契约的“样文”,类似于现在的“格式合同”。这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的人们签订契约和进行不动产市场交易,使契约的内容及其形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规范化、固定化、合理化。就现存的唐代契约实物来看,唐代契约的内容、形式及其种类等内容通常先依据民间惯例执行,即民间惯例获得了官方的认可,慢慢得以固定化。契约签署的方式则多种多样,可通过签字、加盖私印等方式签订契约。在进行一些日用商品买卖时,唐人也常常签订契约。
      唐代货币流通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信用货币“飞钱”的出现。“飞钱”是唐代商家为解决货币流通困难而发明的货币汇兑方法。唐代诸道进奏院、诸军、诸使经常要将从各州府征收来的赋税、盐钱和各种收入折合成货币后运送到京城,但是京城的商人们又需将大量的货币缴纳给上述朝廷的各类机构,于是由这些机构向京城的商人们发放“文券”。此“文券”类似于当代的汇票。商人们从朝廷上述相应机构获取“文券”后便“轻装趋四方”。商人们在外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需要大量现钱之时便到各地衙门领取。这对后来历朝历代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是唐代经济活动中诚信思想的重要体现。先秦时期,政府对经济活动中的产品买卖予以严格规范和管理。商人们开展日用品的经营须到衙门进行登记,加入市籍。政府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规定,对未达到质量要求而销售产品的商人予以惩戒。唐代政府非常看重产品买卖,在经营登记、产品质量方面的规定更为严格、规范。衙门设置“市令”作为市场交易活动的管理者,由“市令”或者其“属员”按照质量的好坏对各类产品估定价格之后,由商家明码标价销售。在手工产品出售之前,需要题写制作者的名字。对制作或者销售假冒伪劣手工产品的,以及制作和销售长度、幅宽不足的货物的,唐代通过刑法进行规制,对制作者和销售者杖六十,且还须没收所有的器物。销售货物时缺斤少两或者商家之间相互勾结抬高市价的,处以杖八十的刑罚。在这些规制交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影响之下,唐代形成了相应的市场规则。这些市场规则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唐代不仅汉人之间的商业来往中诚信相待,同时以开放兼容的姿态平等对待胡商和外国商人。不少胡商不仅在中原有宅子、田地;而且政府部门遵照相关规定“以诚相处”,胡商在危难之时还可踏实地从官府中获得优待。这说明了唐人以诚信对待胡商。唐人的诚信品行,吸引了很多的外国商人到唐朝经商,因而,诚信成为唐代国家最佳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内容。商人们也受此影响,通常能够自觉地诚信经营。
(摘编自杨洁《考析诚信思想在唐代经济活动中的体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契约文书是唐代契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代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见证物。
B.“飞钱”是唐代商家为解决货币流通困难而发明的一种信用货币,这种货币的汇兑过程得到了朝廷各类相关机构的支持。
C.唐代政府对经济活动非常重视,对经济活动中的产品买卖给予了非常明晰的规定,比先秦政府的相关做法更加严格规范。
D.唐代刑法虽然对不同的违法经济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不一样,但却为唐代形成相应的市场规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契约文书常出现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以及一些日用商品的买卖活动中,唐人也常采用签字、加盖私印等多种方式来签订契约。
B.就目前所掌握的相关契约文物来看,唐代契约的内容、形式、种类等内容经历了由“民间惯例”到“官方认可”的固化过程。
C.“飞钱”较好地解决了京城的商人们携带大量现金从事经济活动而带来的困难,也减少了朝廷从各地运输货币到京城的工作量。
D.在“开放兼容”“平等”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胡商到中原并拥有了宅子、田地。这反映出唐人对胡商“以诚相待”的心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在唐代的很多商业活动中,诚信思想都得到了较好地贯彻与施行,因而,有效地促进了唐代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B.唐代商人诚信经营风气的形成,离不开商人们对诚信思想自觉地践行,同时也与政府对诚信思想的大力推动与促进有关。
C.唐代商业生活中的很多经济内容,如“契约文书”“诚信思想”“飞钱”等对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D.诚信是唐代国家经济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吸引很多外国商人到唐朝经商的最佳经济发展软环境,让唐人受益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06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纶字公信,颍州汝阴人。少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以功迁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所部卒纵酒掠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奉使灵夏还,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以知辰州。纶至,筑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徙知渭州。奉使契丹,安抚使曹玮表留之,不可。蛮复入寇,为辰、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由是岁增课数十万石。复置盐场于杭、秀、海三州,岁入课又百五十万。居二岁,增上供米八十万。疏五渠,导太湖入于海,复租米六十万。开长芦西河以避覆舟之患,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锢巨石为十跶,以泄横流。泰州有捍海堰,延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方议修复,论者难之,以为涛患息而畜潦①之患兴矣。纶曰:“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表三请,愿身自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卒成堰,复逋户二千六百,州民利之,为立生祠。居淮南六年,累迁至昭州刺史。契丹隆绪死,为吊慰副使。历知泰、瀛二州、再迁乾州刺史,徙知颍州,卒。纶有材略,所至兴利除害。为人恕,喜施予,在江、淮,见漕卒冻馁道死者众,叹曰:“此有司之过,非所以体上仁也。”推奉钱市絮襦千数,衣其不能自存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史》,有删改)

  [注]跶(dá):古代以石筑成的蓄水泄水的水利设施。③捍海堰:唐淮南节度判官李承主持所筑。③潦:通“涝”。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又筑漕河堤二百里高邮北  刻石境上

B.

部卒纵酒掠居民  购还掠民

C.

以为涛患息畜潦之患兴矣  涛之患十九,潦之患十一

D.

不如谕向背  旁锢巨石为十跶,泄横流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纶“富于谋略”和“施政利民”的一组是

[  ]

A.

所部卒纵酒掠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

B.

纶至,筑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推奉钱市絮襦千数,衣其不能自存者。

C.

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表三请,愿身自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卒成堰。

D.

奉使契丹,安抚使曹玮表留之,不可。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张纶任右班殿直时,四川王均作乱,朝廷遣军镇压,张纶主张“晓谕召抚”,雷有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平定了叛乱。

B.

张纶任辰州知府时,“溪峒彭氏蛮内寇”,张纶采取一系列安抚措施,并派遣官员与之会盟,立碑境上,多年相安。

C.

张纶出任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改革盐税旧制,鼓励盐户生产,增设盐场,使盐课扭亏为盈。

D.

张纶曾多次上表,请修海堰,受命代泰州知府后,终于修成海堤,使当地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百姓为他建生祠以表敬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章溢,字三益,龙泉人。始生,声如钟。弱冠,与胡深同师王毅。天性孝友。父殁,未葬,火焚其庐。溢搏颡吁天,火至柩所而灭。

  蕲、黄寇犯龙泉,溢从子存仁被执,溢挺身告贼曰:“吾兄止一子,宁我代。”贼素闻其名,欲降之,缚于柱,溢不为屈。至夜绐守者脱归,集里民为义兵,击破贼。俄府官以兵来,欲尽诛诖误者。溢走说石抹宜孙①曰:“贫民迫冻馁,诛之何为?”宜孙然其言,檄止兵,留溢幕下。后论功累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溢曰:“吾所将皆乡里子弟,肝脑涂地,而吾独取功名,弗忍也。”辞不受。以义兵属其子存道,退隐匡山。

  明兵克处州,避入闽。太祖聘之,与刘基、叶琛、宋濂同至应天。太祖劳基等曰:“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纷纷,何时定乎?”溢对曰:“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太祖伟其言,授佥营田司事。巡行江东、两淮田,分籍定税,民甚便之。会胡深入闽陷没,处州动摇,命溢为浙东按察副使往镇之。既至,宣布诏旨,诛首叛者,余党悉定。时温州茗洋贼为患,溢命子存道捕斩之。朱亮祖取温州,军中颇掠子女,溢悉籍还其家。

  洪武元年,与刘基并拜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时廷臣伺帝意,多严苛,溢独持大体。文忠之征闽也,存道以所部乡兵万五千人从。闽平,诏存道以所部从海道北征。溢持不可,曰:“乡兵皆农民,许以事平归农,今复调之,是不信也。”帝不怿。既而奏曰:“兵已入闽者,俾还乡里。昔尝叛逆之民,宜籍为军,使北上,一举而恩威著矣。”帝喜曰:“孰谓儒者迂阔哉!然非先生一行,无能办者。”溢行至处州遭母丧乞守制不许再上章乞终制诏可溢悲戚过度营葬亲负土石感疾卒年五十六帝痛悼亲撰文即其家祭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十六》,有改动)

  [注]①石抹宜孙:元朝将领。

(1)

下面注解正确的是

[  ]

A.

至夜绐守者脱归   等待

B.

以义兵属其子存道  托付

C.

溢悉籍还其家    找借口

D.

时廷臣伺帝意    伺机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

(章溢)天性孝友

B.

吾兄止一子,宁我代(兄子)

C.

留(于)溢幕下

D.

兵已入闽者,俾(其)还乡里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章溢为人非常孝顺,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大火烧到了存放灵柩的草屋。章溢叩头向天呼喊,结果大火烧到了灵柩存放的地方就熄灭了。

B.

蕲州、黄州的强盗侵犯龙泉,章溢被他们抓住后,坚决不投降。不久,官府带兵前来,打败强盗,把他解救出来,章溢反而为强盗说情。

C.

章溢对待自己的手下十分友爱,他在被任命为浙东都元帅府佥事时,还顾念着家乡带出的义兵,不忍心独享功劳,最后推辞不去就职。

D.

章溢为官能够顾全大局,体恤民情,他反对大臣们对百姓采取严厉苛刻的措施,在处理入闽乡兵一事上恩威并重,得到了太祖的赞许。

(5)

翻译。

(1)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

(2)乡兵皆农民,许以事平归农,今复调之,是不信也。

(3)巡行江东、两淮田,分籍定税,民甚便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未之以忠信,远者未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

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C.

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

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

B.

拱手问曰       朝济夕设版焉

C.

缓其刑政人不惧死   三人行必有我师

D.

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  此亡秦续耳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  ]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4)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

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

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

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吉林省长春十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孤贫力学,有远志。太祖①幸西都,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召至行宫,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内四说旨,齐贤坚执以为皆善,上怒,令武士拽出之。及还,语太宗曰:“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汝为相也。”

  太宗进士,于是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时州鞫劫盗,皆死,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自荆渚至桂州,水递铺夫数千户,困于邮役,衣食多不给,论奏减其半。

  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冬,改右补阙,加正使。齐贤至官,询知饶、信、虔州土产铜、铁、铅、锡之所,推求前代铸法,取饶州永平监所铸以为定式,岁铸五十万贯,凡用铜八十五万斤,铅三十六万斤,锡十六万斤,诣阙面陈其事,敷奏详确,议者不能夺。

  先是,诸州罪人多锢送阙下,路死者十常五六。齐贤道逢南剑、建昌、虔州所送,索牒视之,率非首犯,悉伸其冤抑。因力言于朝,后凡送囚至京,请委强明吏虑问,不实,则罪及原问官属。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

  先是,江南诸州小民,居官地者有地房钱,吉州缘江地虽沦没,犹纳勾栏地钱,编木而浮居者名水场钱,皆前代弊政,齐贤悉论免之。

  初,李氏据有江南,民户税钱三千已上者户出丁一人,黥面,自备器甲输官库,出即给之,日支粮二升,名为义军。既内附,皆放归农。至是,言者以为此辈久在行伍,不乐耕农,乞遣使选充军伍,并其家属送阙下。齐贤上言:“江南义军,例皆良民,横遭黥配,无所逃避。克复之后,便放归农,久皇风,并皆乐业。若逐户搜索,不无惊扰。法贵有常,政尚清净,前敕既放营农,不若且仍旧贯。”齐贤居使职,勤究民弊,务行宽大,江左人思之不忘。召还,拜枢密直学士,擢右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

  归洛,得裴度午桥庄,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觞咏其间,意甚旷适。薨,年七十二。

(选自《宋史·张齐贤传》,有删改)

  注:①太祖:宋太祖赵匡胤。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内四说旨       称:赞许

B.

太宗进士       擢:选拔

C.

时州鞫劫盗,皆死   论:判罪

D.

皇风,并皆乐业   被:受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齐贤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

①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

②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

③推求前代铸法,取饶州永平监所铸以为定式

④索牒视之,率非首犯,悉伸其冤抑

⑤皆前代弊政,齐贤悉论免之

⑥齐贤居使职,勤究民弊,务行宽大

[  ]

A.

①⑤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张齐贤出身贫苦,从小有大志向。宋太祖到西都时凭平民的身份献策,陈述了十项事件,其中四项得到宋太祖的肯定,并把他推荐给宋太宗。

B.

张齐贤为官敢于担当。他担任江南西路转运正使时,了解到饶州、信州等地出产铜、铁等金属。就制定新的铸钱方法,并使别人无话可说。

C.

张齐贤为官关心百姓。各州罪犯大都押送京城,途中常死亡十分之五六,在他的建议下,朝廷采取措施,严格审问,从此江南的犯罪减少大半。

D.

张齐贤为官正直。李氏占据江南时,设立了义军,李氏归附后,这些义军都回乡务农,但有官员要求把他们编人军队,张齐贤上书据理力争。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诣阙面陈其事,敷奏详确,议者不能夺。

(2)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觞咏其间,意甚旷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四川省金堂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揖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曰,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

  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B.

,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C.

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

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  ]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3)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

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

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D.

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2屇高三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

[明]张居正①

  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②,侵欺拖欠云云,读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诚心任事,当英主综核之始,不于此时剔刷宿敝,为国家建经久之策,更待何人?诸凡谤议皆所不恤。即仆近日举措,亦有议其操切者。然仆筹之审矣,孔子为政,先言足食;管子霸佐,亦言礼义生于富足。

  自嘉靖以来,当国者③政以贿成,吏朘④民膏以媚权门。而继秉国者,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渊薮⑤,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⑥日贪,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仆窃以为贿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难治也。何也?政之贿,惟惩贪而已。至于姑息之政,倚法为私,割上肥己,即如公言。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又不以时纳。夫古者,大国公田⑦三万亩,而今且百倍于古大国之数,能几万顷而国不贫?故仆今约己敦素,杜绝贿门,痛惩贪墨⑧,所以救贿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逋欠,严治侵渔揽纳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损则下益,私门闭则公室强。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倡节俭之风,兴礼义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假令仲尼为相,由、求佐之,恐亦无以逾此矣!

  今议者率⑨曰: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暗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今为侵欺隐占者,权豪也,非细民也;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而得以安其田里。如是,民且将尸而祝之⑩,何以逃亡为?公博综载籍,究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赋均平而致乱者乎?故凡为此言者,皆奸人鼓说以摇上者也。愿公坚持初意,毋惑流言。异时宰相不为国家忠虑,徇情容私,甚者辇千万金入其室,即为人穿鼻矣。

  今主上幼冲,仆以一身当天下之重,不逡破家以利国,陨首以求济,岂区区浮议可得而摇夺者乎?公第任法行之,有敢挠公法、伤任事之臣者,国典具存,必不容贷。

(节选自《张太岳文集》)

  [注]①张居正(15251582),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

  ②翰:鸟的羽毛。这里代指书信。苏、松:指苏州府和松江府。

  ③当国者:这里指权相严嵩。

  ④朘(juān):搜刮。

  ⑤逋负:拖欠税赋。渊薮:汇聚处。

  ⑥公室:诸侯的家族或政权。

  ⑦公田:文中特指王侯们受封和兼并的田地。

  ⑧贪墨:贪财好贿。

  ⑨率:轻率。

  ⑩尸而祝之:立尸而祝祷之。尸,代鬼神受享祭的人。穿鼻:任人摆布。幼冲:幼小。此信写于万历二年,此时神宗皇帝年仅11岁。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诸凡谤议皆所不  恤:忧虑

B.

然仆筹之矣    审:周密

C.

恐亦无以此矣   逾:超过

D.

国典具存,必不容 贷:推卸

(2)

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作者对“贿政”之弊论述的一组是

①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侵欺拖欠云云

②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

③为逋负渊薮,以成兼并之私

④私家日富,公室日贪,国匮民穷

⑤官民两足,上下俱益

⑥吹求太急,民且逃亡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封信的第一部分,作者批评了宋阳山为政不作为,还引用孔子和管子的事例说明改革弊政是有历史依据的。

B.

作者指出,“贿政”“姑息”之弊造成了国家匮乏、百姓穷困,而惩治贪官和清理拖欠的目的就是使百姓富足、国家富足。

C.

这封信表达出作者对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的义愤以及对“贿政”“姑息”之弊开刀的决心。

D.

在论述整治“贿政”“姑息”之弊的同时,作者还从现实和历史的层面批驳了反对者说他的改革“吹求太急,民且逃亡”的论调。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

译:________________

(2)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

译: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y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
B.拱手问曰 朝济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人不惧死 三人行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孔子云:何陋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2分)
(2)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2分)
(3)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孤贫力学,有远志。太祖①幸西都,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召至行宫,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以为皆善,上怒,令武士拽出之。及还,语太宗曰:“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汝为相也。”
太宗擢进士,于是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时州鞫劫盗,论皆死,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自荆渚至桂州,水递铺夫数千户,困于邮役,衣食多不给,论奏减其半。
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冬,改右补阙,加正使。齐贤至官,询知饶、信、虔州土产铜、铁、铅、锡之所,推求前代铸法,取饶州永平监所铸以为定式,岁铸五十万贯,凡用铜八十五万斤,铅三十六万斤,锡十六万斤,诣阙面陈其事,敷奏详确,议者不能夺。
先是,诸州罪人多锢送阙下,路死者十常五六。齐贤道逢南剑、建昌、虔州所送,索牒视之,率非首犯,悉伸其冤抑。因力言于朝,后凡送囚至京,请委强明吏虑问,不实,则罪及原问官属。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
先是,江南诸州小民,居官地者有地房钱,吉州缘江地虽沦没,犹纳勾栏地钱,编木而浮居者名水场钱,皆前代弊政,齐贤悉论免之。
初,李氏据有江南,民户税钱三千已上者户出丁一人,黥面,自备器甲输官库,出即给之,日支粮二升,名为义军。既内附,皆放归农。至是,言者以为此辈久在行伍,不乐耕农,乞遣使选充军伍,并其家属送阙下。齐贤上言:“江南义军,例皆良民,横遭黥配,无所逃避。克复之后,便放归农,久被皇风,并皆乐业。若逐户搜索,不无惊扰。法贵有常,政尚清净,前敕既放营农,不若且仍旧贯。”齐贤居使职,勤究民弊,务行宽大,江左人思之不忘。召还,拜枢密直学士,擢右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
归洛,得裴度午桥庄,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觞咏其间,意甚旷适。薨,年七十二。
                         (选自《宋史·张齐贤传》,有删改)
【注】①太祖:宋太祖赵匡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内四说称旨称:赞许  B.太宗擢进士擢:选拔
C.时州鞫劫盗,论皆死论:判罪  D.久被皇风,并皆乐业被: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齐贤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3分)  (      )
①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
②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
③推求前代铸法,取饶州永平监所铸以为定式
④索牒视之,率非首犯,悉伸其冤抑
⑤皆前代弊政,齐贤悉论免之
⑥齐贤居使职,勤究民弊,务行宽大
A.①⑤⑥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张齐贤出身贫苦,从小有大志向。宋太祖到西都时凭平民的身份献策,陈述了十项事件,其中四项得到宋太祖的肯定,并把他推荐给宋太宗。
B.张齐贤为官敢于担当。他担任江南西路转运正使时,了解到饶州、信州等地出产铜、铁等金属。就制定新的铸钱方法,并使别人无话可说。
C.张齐贤为官关心百姓。各州罪犯大都押送京城,途中常死亡十分之五六,在他的建议下,朝廷采取措施,严格审问,从此江南的犯罪减少大半。
D.张齐贤为官正直。李氏占据江南时,设立了义军,李氏归附后,这些义军都回乡务农,但有官员要求把他们编人军队,张齐贤上书据理力争。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诣阙面陈其事,敷奏详确,议者不能夺。(5分)
(2)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觞咏其间,意甚旷适。(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金堂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揖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曰,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B.勿,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
C.公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 ①③⑤B. ①④⑥C.②③⑥D. ②④⑤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D.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3分) 译文:
②勿惧以罪,勿止以力。(3分)译文:
③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4分)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1-2012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
B.拱手问曰 朝济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人不惧死 三人行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孔子云:何陋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2分)
(2)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2分)
(3)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B.泽命不渝,信也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此亡秦之续耳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项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③省刑罚,薄赋敛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⑥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小题5】用“/”为文中画线句字断句(3分)
明 日 皆 朝 于 太 庙 之 门 朝 定 令 于 百 吏 近 者 示 之 以 忠 信 远 者 示 之 以 礼 义 行 此 数 年 而 民 归 之 如 流 水
【小题6】论语翻译(每小题2分,共6分)
①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答:                                                                       
②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答:                                                                      
③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3届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寻找幸福密码
美国总统选战在激烈地进行,过招的双方正忙于向选民们开出更低的失业率、更好的医疗保障、更多的教育机会等“幸福期权”。
要实现这些幸福承诺,需要尽快带领美国经济走出经济危机。面对高达1300万的失业人数,奥巴马和罗姆尼各自打出“经济牌”。奥巴马强调,加强市场监管,对富人增税,实现经济公平;加大基础设施与教育投入,增强竞争力。罗姆尼则提出,减少规章制度,给私营经济部门“松绑”;减税鼓励投资与成功;削减政府福利开支,以应对赤字。
到底是政府宏观调控还是市场自由调节更能创造新的美国梦?奥巴马和罗姆尼正使出浑身解数,让美国人相信,自己掌握了美国社会的幸福密码。
中国也在寻找着幸福密码。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的幸福感千差万别,让13亿人或者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感觉到幸福,何其艰难。尤其是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阶层差别之下,全社会享有“幸福民生”实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不是吗?当一些地区高考人数逐年下降、开始笑谈90%甚至可能是100%的高考录取率时,在中西部一些地区,拥挤在高考“独木桥”上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当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家庭对“小胖墩”们营养过剩忧心忡忡时,贫困地区一些孩子为了温饱不得不外出打工;当不少特权阶层在享受公费医疗的盛宴时,仍然有贫困乡民不堪数千元医疗费重压,弃世而去。
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用贫富差距正“逼近社会容忍线”,来警示中国社会正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这份报告说,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具有3个标志性的阶段特征:人口突破13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城市化率突破50%。而新的社会需求、社会矛盾、社会现象,使得社会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
问题即是答案。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就是取消这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发展不均衡、权利不平等而带来的社会差别,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价值取向。
我们需要经济的稳定增长,但经济增长解决不了政治问题。好比一辆奔驰的列车,惟有来自社会深层次的改革,才能纠正发展轨道上的偏差。这也是今年国庆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惟如此,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也解决不了社会价值观问题。上个月,央视在全国各地街头锲而不舍地进行着“幸福追问”。“你幸福吗?”“你觉得什么是幸福?”镜头前答案种种,网络上抱怨声声。相信央视记者们是想记录“草根”们平实、简单的幸福,但我们不得不面对“吃地沟油,喝毒奶粉”的尴尬,面对70多岁拾荒老人闻听“幸福”一词时顾左右而言他。
幸福是什么?上周刚刚离世的中西方两位学者对此都有过阐述。一位是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他说,“如果人们仅有的一个理想就是通过获得物质利益而追求个人幸福,那么,人类就是一个渺小的物种”。另一位中国学者南怀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小题1】下列对于“幸福密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当前中国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阶层差别较大,这与人的幸福感千差万别、让13亿人或者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感觉到幸福十分困难有重要关系。
B.无论是奥巴马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还是罗姆尼的市场自由调节政策,都力图开出更多的经济上的“幸福期权”,也就是幸福承诺,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和选票。
C.中美两国都在寻找社会的幸福密码,但这绝非易事。虽然中美国情差异较大,但两国寻找的答案都尚需时日破解,这里不只需要政府的努力。
D.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包括让贫困地区一些孩子不必为了温饱外出打工,贫困乡民不必因为几千元医疗费付不起而离开人世等。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价值取向,东西部的差距缩小。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系统性风险,社会价值观也在扭曲,人们面对央视提出的“幸福追问”做出了各色的回答,其中不乏一些令记者也只能是感到无奈的回答。
B.人口突破13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城市化率突破50%,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取得新的成就,同时,人口多、城市化率高等情况带来了新的问题。
C.只有来自社会深层次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地区、城乡、阶层的差异,以及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可能真正实现。
D.地区的差异在高中教育方面表现为东部地区的升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中西部地区的升学率却一直保持稳定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幸福密码,是上至政府、下到“草根”们都在追求寻找的事情。有识之士对当今中国出现的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出现不和谐的因素表示了担忧,期望有更有力措施来改变。
B.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有识之士的话语实际上在提醒人类认真对待幸福的问题,不能只从表面上看待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更深层面的思考不可缺少。
C.政治体制改革有可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降低社会系统性风险,为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提供更有力的解答,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D.霍布斯鲍姆认为如果人类只追求物质享受,那么这种幸福观会让人类失去现有地位。南怀瑾认为国人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这种尖锐对比让国人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寻找幸福密码

美国总统选战在激烈地进行,过招的双方正忙于向选民们开出更低的失业率、更好的医疗保障、更多的教育机会等“幸福期权”。

要实现这些幸福承诺,需要尽快带领美国经济走出经济危机。面对高达1300万的失业人数,奥巴马和罗姆尼各自打出“经济牌”。奥巴马强调,加强市场监管,对富人增税,实现经济公平;加大基础设施与教育投入,增强竞争力。罗姆尼则提出,减少规章制度,给私营经济部门“松绑”;减税鼓励投资与成功;削减政府福利开支,以应对赤字。

到底是政府宏观调控还是市场自由调节更能创造新的美国梦?奥巴马和罗姆尼正使出浑身解数,让美国人相信,自己掌握了美国社会的幸福密码。

中国也在寻找着幸福密码。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的幸福感千差万别,让13亿人或者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感觉到幸福,何其艰难。尤其是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阶层差别之下,全社会享有“幸福民生”实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不是吗?当一些地区高考人数逐年下降、开始笑谈90%甚至可能是100%的高考录取率时,在中西部一些地区,拥挤在高考“独木桥”上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当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家庭对“小胖墩”们营养过剩忧心忡忡时,贫困地区一些孩子为了温饱不得不外出打工;当不少特权阶层在享受公费医疗的盛宴时,仍然有贫困乡民不堪数千元医疗费重压,弃世而去。

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用贫富差距正“逼近社会容忍线”,来警示中国社会正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这份报告说,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具有3个标志性的阶段特征:人口突破13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城市化率突破50%。而新的社会需求、社会矛盾、社会现象,使得社会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

问题即是答案。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就是取消这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发展不均衡、权利不平等而带来的社会差别,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价值取向。

我们需要经济的稳定增长,但经济增长解决不了政治问题。好比一辆奔驰的列车,惟有来自社会深层次的改革,才能纠正发展轨道上的偏差。这也是今年国庆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惟如此,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也解决不了社会价值观问题。上个月,央视在全国各地街头锲而不舍地进行着“幸福追问”。“你幸福吗?”“你觉得什么是幸福?”镜头前答案种种,网络上抱怨声声。相信央视记者们是想记录“草根”们平实、简单的幸福,但我们不得不面对“吃地沟油,喝毒奶粉”的尴尬,面对70多岁拾荒老人闻听“幸福”一词时顾左右而言他。

幸福是什么?上周刚刚离世的中西方两位学者对此都有过阐述。一位是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他说,“如果人们仅有的一个理想就是通过获得物质利益而追求个人幸福,那么,人类就是一个渺小的物种”。另一位中国学者南怀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1.下列对于“幸福密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当前中国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阶层差别较大,这与人的幸福感千差万别、让13亿人或者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感觉到幸福十分困难有重要关系。

B.无论是奥巴马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还是罗姆尼的市场自由调节政策,都力图开出更多的经济上的“幸福期权”,也就是幸福承诺,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和选票。

C.中美两国都在寻找社会的幸福密码,但这绝非易事。虽然中美国情差异较大,但两国寻找的答案都尚需时日破解,这里不只需要政府的努力。

D.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包括让贫困地区一些孩子不必为了温饱外出打工,贫困乡民不必因为几千元医疗费付不起而离开人世等。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价值取向,东西部的差距缩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系统性风险,社会价值观也在扭曲,人们面对央视提出的“幸福追问”做出了各色的回答,其中不乏一些令记者也只能是感到无奈的回答。

B.人口突破13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城市化率突破50%,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取得新的成就,同时,人口多、城市化率高等情况带来了新的问题。

C.只有来自社会深层次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地区、城乡、阶层的差异,以及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可能真正实现。

D.地区的差异在高中教育方面表现为东部地区的升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中西部地区的升学率却一直保持稳定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幸福密码,是上至政府、下到“草根”们都在追求寻找的事情。有识之士对当今中国出现的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出现不和谐的因素表示了担忧,期望有更有力措施来改变。

B.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有识之士的话语实际上在提醒人类认真对待幸福的问题,不能只从表面上看待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更深层面的思考不可缺少。

C.政治体制改革有可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降低社会系统性风险,为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提供更有力的解答,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D.霍布斯鲍姆认为如果人类只追求物质享受,那么这种幸福观会让人类失去现有地位。南怀瑾认为国人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这种尖锐对比让国人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4届重庆市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

B.拱手问曰 朝济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人不惧死 三人行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孔子云:何陋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2分)

(2)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2分)

(3)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