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实验一:实验结论: ①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燃烧时间,②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 从此次实验来看加入0.7克时效果最好.(注意:可能有其它正确答案) 实验反思:①本空有多种答案.只要考生从实验方案的严密性角度进行思考.均可 成为正确答案.答案举例: A.必须进行三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B.还要观察或测定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的影响. ②建议蜡烛制造工厂在烛芯周围加入少量的盐.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节约资源. 实验二: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的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洒0.7克的各种盐.剩余的 1支加入0.7克食盐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出它的燃烧时间. (要点:①2支或2支以上相同的蜡烛②氯化钠或空白对比③同质量的不同盐类④测定 燃烧时间.) 实验记录表格 加入盐的种类 NaCl Na2SO4 CaC03 BaS04 KCl MgCl2 燃烧时间 燃烧稳定性 [思维点拨]该题目较为综合.其考查了实验的结论总结.实验的反思与评价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①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燃烧时间,②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从此次实验来看加入0.7克时效果最好.实验后的反思:就是对实验的一个综合的评价例如:进行研究时.应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还要观察或测定加入食盐后对蜡烛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参照实验一.我们也应当用多组实验来进行比较说明.不同种类的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2?黄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对金属钠能否像铁一样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下探究:
【提出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有铜?
【查阅资料】①钠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②难溶性碱通常遇热时会分解,如:Cu(OH)2
  △  
.
 
CuO+H20.
【分析讨论】经讨论,大家认为钠可能会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但也有可能钠直接与硫酸铜反应而生成铜.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1:有Cu(OH)2和H2,无Cu;
猜想2:有Cu,无Cu(OH)2和H2
猜想3:既有Cu(OH)2和H2,又有Cu.
【探究实验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
镊子
镊子
夹取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稀CuSO4溶液的烧杯中
剧烈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猜想
2
2
不成立
②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沉淀完全溶解,烧杯底部无残留固体 猜想
1
1
成立
【反思质疑】有同学认为未能得到铜可能是(CuSO4)溶液浓度太小的缘故,并为此作了进一步的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饱和
CuSO4溶液的烧杯中
反应更加剧烈,除出现与实验一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了少量的黑色沉淀物 黑色沉淀物是
CuO(或氧化铜)
CuO(或氧化铜)

钠与CuSO4饱和溶液反应的产物中也没有铜
往反应后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往反应后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蓝色沉淀和黑色沉淀物均完全溶解,烧杯底部无残留固体
【拓展分析】金属钠不能将铜等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25、小明在学校科学实验室对蜡烛的蜡的组成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一:将干冷的烧杯倒罩住点燃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在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
实验二:将冷的白瓷片放置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黑色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
在实验一: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的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液化

在实验二:白瓷片上出现的黑色颗粒是碳,产生黑色颗粒的原因是
蜡烛不完全燃烧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可推断出蜡烛的蜡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雨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慢
反应慢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有大量气泡产生,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三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有大量气泡产生,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剩余物中二氧化锰仍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雨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验证二氧化锰能改变: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
质量
质量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有改变;
(4)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两药品中应先加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保证反应速率更平稳.

查看答案和解析>>

29、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
产生氧气的时间长,速度慢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迅速复 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对照实验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比较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
质量
是否发生改变;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验证回收的二氧化锰是否还有
催化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精英家教网
(1)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
 
 
 

(2)实验结束,乙同学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为此继续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出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Ⅲ:
 

请回答他做出猜想Ⅲ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实验一: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变.证明猜想
 
错误.
实验二:取一定质量的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
 
.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证明猜想Ⅱ正确.
【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经过讨论、交流,丙同学用下列仪器和药品又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①带瓶塞的1000mL圆底烧瓶   ②电子天平(称量精确度为0.01g)  ③酒精灯   ④某种较活泼的金属粉末(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其他实验用品已省略,实验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数据为已知)
他的实验步骤是:
 
.再利用实验数据和已知数据就可换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