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了解:溶液的概念,溶质.溶剂的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判断闁炽儻鑵归埀顒婃嫹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小组为寻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新催化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假设]:氧化铁可以做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
[假设依据]:氧化铁和二氧化锰都属于金属氧化物,故性质相似.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依据催化剂的概念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一:探究氧化铁能否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实验二:探究氧化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变化.
实验三:探究氧化铁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实验探究]:请你依据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补充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一: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结论
(1)
(2)
实验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待实验一完成后,将试管中的残余物小心过滤,并将全部滤渣洗涤、干燥、称量,观察是否仍为ag称重氧化铁的质量为ag
实验三: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将实验二的滤渣重新放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并插入带火星木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带火星木条复燃
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实验三的结论(若有反应发生,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
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在氧化铁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6?宣武区二模)某化学小组为寻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新催化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假设]:氧化铁可以做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
[假设依据]:氧化铁和二氧化锰都属于金属氧化物,故性质相似.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依据催化剂的概念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一:探究氧化铁能否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实验二:探究氧化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变化.
实验三:探究氧化铁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实验探究]:请你依据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补充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一: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 结论
(1)
(2)
实验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待实验一完成后,将试管中的残余物小心过滤,并将全部滤渣洗涤、干燥、称量,观察是否仍为ag 称重氧化铁的质量为ag
实验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将实验二的滤渣重新放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并插入带火星木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带火星木条复燃
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实验三的结论(若有反应发生,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将滤渣放入盐酸中,观察实验现象.Fe2O3+6HCl=2FeCl3+3H2O
将滤渣放入盐酸中,观察实验现象.Fe2O3+6HCl=2FeCl3+3H2O

[得出结论]
氧化铁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氧化铁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在氧化铁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Fe2O3 
.
 
2H2O+O2
2H2O2
 Fe2O3 
.
 
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精英家教网
①称取x g胆矾晶体,研细后加入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将足量的NaOH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过滤后洗涤沉淀;
③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为黑色,研细备用;
④按下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 mL气体为准(见图甲),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编号 KClO3质量(g) 其他物质质量(g) 待测数据
1 2.0 /
2 2.0 CuO   0.5
3 2.0 MnO2   0.5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的x应至少称取
 
g(结果保留1位小数),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填序号).
(2)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
 
(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4)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 m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
 

(5)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下列表格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实验表明,加入CuO后产生O2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 CuO能加快KClO3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x g胆矾晶体,研细后加入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将足量的NaOH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过滤后洗涤沉淀;
③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为黑色,研细备用;
④按下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 mL气体为准(见图甲),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编号KClO3质量(g)其他物质质量(g)待测数据
12.0/
22.0CuO   0.5
32.0MnO2   0.5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的x应至少称取______g(结果保留1位小数),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填序号).
(2)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4)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 m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______.
(5)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下列表格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实验表明,加入CuO后产生O2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CuO能加快KClO3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x g胆矾晶体,研细后加入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将足量的NaOH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过滤后洗涤沉淀;
③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为黑色,研细备用;
④按下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 mL气体为准(见图甲),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编号KClO3质量(g)其他物质质量(g)待测数据
12.0/
22.0CuO   0.5
32.0MnO2   0.5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的x应至少称取______g(结果保留1位小数),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填序号).
(2)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4)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 m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______.
(5)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下列表格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实验表明,加入CuO后产生O2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CuO能加快KClO3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