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蒸发结晶: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闂傚倷鑳堕崑銊╁磿婵犳碍鍤堢憸鐗堝笒閻掑灚銇勯幒鎴敾閻庢熬鎷�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3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或60g/100g水
3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或60g/100g水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增加甲(或恒温蒸发溶剂)
增加甲(或恒温蒸发溶剂)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提纯甲.
(4)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
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B物质的陡,说明
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B大
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B大

(2)要想在100g水中溶解更多的A物质,可采取的措施是
升温
升温

(3)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①
加入B
加入B
;②
蒸发溶剂
蒸发溶剂

(4)当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用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方法提纯;
当B物质中含有少量A物质时,用
蒸发结晶
蒸发结晶
方法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30、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曲线中P点表示
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
(3)若将t2℃时A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温

(4)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了,这种物质是
A

(5)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日照)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65
65
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入甲物质(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加入甲物质(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adcb
adcb
(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江西模拟)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35℃时,甲、乙、丙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甲>乙>丙
甲>乙>丙

(2)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65
65
g.
(3)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入甲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加入甲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adcb
adcb
(填字母序号),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