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从典型实例出发.确认原子的真实存在.去探究粒子的性质等.如例4.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烟台,2005)人们从健康需要出发,在日常生活中都食用碘盐,喜欢购买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这里所说的碘、铁、钙、硒指的是

[  ]

A.单质

B.化合物

C.元素

D.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2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
硫元素
非金属元素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成为
(填“阴”或“阳”)离子,离子符号为
S2-
,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
(2)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我能得出的一条信息是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3)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由此推断:第二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的是
F
原子,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Ne
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威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从显微镜下观察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已经成为可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8、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以第三周期(第11-18号元素)为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1~18号元素排在一行的依据是
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②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结构变化情况是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③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变化情况是
由易失电子过渡到容易得电子

④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种类的变化情况是
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

(2)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
16
;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
7
(填数值).
(3)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Mg2+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
Ne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4)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
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5)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
,该元素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为
+2
.该元素在上表中位于
B
(选A、B、C)处.
(6)月球上的3He(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3He的分布.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从原子的构成来看,3He、4He两种原子的电子数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化学性质
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图是某学生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H
  2  He
3  Li
4  Be
5  B
6  C

8 O

10  Ne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请根据相关信息与知识回答:
(1)1869年俄国化学
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
(2)氦、氖、氩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其原因是
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已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达到8个,氦最外层达到2个的稳定结构)
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已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达到8个,氦最外层达到2个的稳定结构)

(3)用化学符号表示:氟元素
F
F
,氮气
N2
N2

(4)图A是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
5
5
,图B表示的(写离子符号)
Mg2+
Mg2+


(5)请仔细阅读和观察上表,其中有一种元素的名称书写有误,请你写出其正确的元素名称
,过量排放该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会引起
温室
温室
效应,使全球变暖,请列举其中一条防止该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6)通过分析,同一横行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规律,例如
①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
②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从左到右,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