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根据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反应原理]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装置]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选填字母序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
[问题探究]
实验中,有同学发现对药品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不到氧气,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反思]
(1)在清洗试管中的反应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有的发现水溶液呈墨绿色(锰酸钾溶于水所致),且同时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你对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为了分离、回收反应残留物中的黑色粉末状固体,需对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过滤操作时,需将圆形滤纸折叠。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 )。
(2)有同学发现,不慎将高锰酸钾粘到了手上,会留下一时洗不掉的褐色斑痕。老师说,这是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所致。
针对这个案例,在实验前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课外延伸]
一同学上网查阅,知道高锰酸钾还有其他用途。如用板材装修的新房内,往往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甲醛引起。可用列反应来测定甲醛(用R表示)含量是否超标:
试确定R的化学式——。
某校九(5)班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请结合下图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
(3)用B、D装置可制取某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 ,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
(5)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
①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时观察到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②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 。
(6)乙同学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7)丙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一系列的实验。用实验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给出)。
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较多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立即反应生成蓝色。
①实验室用仪器A、B可组合成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 ,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装置 。
③水煤气含有CO、H2、CO2、H2O。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
某校九(5)班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请结合下图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
(3)用B、D装置可制取某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 ,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
(5)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
①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时观察到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②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 。
(6)乙同学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7)丙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一系列的实验。用实验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给出)。
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较多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立即反应生成蓝色。
①实验室用仪器A、B可组合成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 ,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装置 。
③水煤气含有CO、H2、CO2、H2O。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