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酸溶液 | 酸溶液 | 气体体积/mL | 反应时间 | |
(实验A) | (实验B) | (25℃、101 kPa) | 实验A | 实验B |
CH3COOH0.1 mol/L40.00mL | HCl溶液 0.1 mol/L 40.00mL |
5 | t(a1)=155 s | t(b1)=7 s |
10 | t(a2)=310 s | t(b2)=16 s | ||
15 | t(a3)=465 s | t(b3)=30 s | ||
20 | t(a4)=665 s | t(b4)=54 s | ||
… | … | … |
65V×10-3 |
2ρSVm |
65V×10-3 |
2ρSVm |
酸溶液 | 酸溶液 | 气体体积/mL | 反应时间 | |
(实验A) | (实验B) | (25℃、101 kPa) | 实验A | 实验B |
CH3COOH0.1 mol/L40.00mL | HCl溶液 0.1 mol/L 40.00mL | 5 | t(a1)=155 s | t(b1)=7 s |
10 | t(a2)=310 s | t(b2)=16 s | ||
15 | t(a3)=465 s | t(b3)=30 s | ||
20 | t(a4)=665 s | t(b4)=54 s | ||
… | … | … |
酸溶液 | 酸溶液 | 气体体积/mL | 反应时间 | |
(实验A) | (实验B) | (25℃、101 kPa) | 实验A | 实验B |
CH3COOH0.1 mol/L40.00mL | HCl溶液 0.1 mol/L 40.00mL | 5 | t(a1)=155 s | t(b1)=7 s |
10 | t(a2)=310 s | t(b2)=16 s | ||
15 | t(a3)=465 s | t(b3)=30 s | ||
20 | t(a4)=665 s | t(b4)=54 s | ||
… | … | … |
久置的乙醛水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
层为水溶液.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环状聚合物(C2H4O)n,它的沸点
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乙醛的沸点是20.8℃,它在溶液中易被氧化,
氧化产物的沸点是117.9℃,从久置的乙醛水溶液中提取乙醛(仍得到乙醛水
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 (C2H4O)n nC2H4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先分离混合物得到(C2H4O)n,基本方法是: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打开活塞,将下层液体放入烧杯中,然后_________.
(2)设计一简单实验证明久置的乙醛是否被氧化(写出简要操
作步骤、使用的试剂、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
(3)当n=3时,试写出(C2H4O)n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图,烧瓶中的液体是(C2H4O)n和6mol/LH2SO4的混合物,锥形瓶中盛放蒸馏水,加热混
合物至沸腾,(C2H4O)n缓缓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中.
①冷凝管中冷凝水的进口是________(填“a”或“b”).
②若实验过程中不使用冷凝管冷却,随着蒸发的进行,溶液中有黑色物质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锥形瓶内导管口气泡越来越少时,表明乙醛已几乎全部蒸出,实验结束.拆除实验装置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先分离混合物得到(C2H4O)n,基本方法是: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打开活塞,将下层液体放入烧杯中,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简单实验证明久置的乙醛是否被氧化(写出简要操作步骤、使用的试剂、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n=3时,试写出(C2H4O)n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4)提取乙醛的装置如下图,烧瓶中的液体是(C2H4O)n和6 mol·L-1的混合物,锥形瓶中盛放蒸馏水,加热混合物至沸腾,(C2H4O)n缓缓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中。
①冷凝管中冷凝水的进口是_________(填“a”或“b”)。
②若实验过程中不使用冷凝管冷却,随着蒸发的进行,溶液中有黑色物质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锥形瓶内导管口气泡越来越少时,表明乙醛基本部分蒸出,实验结束。拆除实验装置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