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 例题1如图2-17.E为沾有Na2SO4溶液的滤纸.并加入几滴酚酞.A.B分别为Pt片.压在滤纸两端.R.S为电池的电极.M.N是用多微孔的Ni的电极材料.它在碱溶液中可以视为惰性电极.G为电流计.K为开关.C.D和电解池中都充满浓KOH溶液.若在滤纸中央点上一滴紫色的KMnO4溶液.K打开.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C.D中有气体产生. (1)外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是R为 .S为 . (2)A附近溶液的现象是 .B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3)滤纸上的紫色点向哪方移动 . (4)当C.D里的气体产生到一定量时.切断外电源并接通开关K.经过一段时间.C.D中气体逐渐减少.主要因为 .有关的反应式为 . 根据图分析回答: (1)C.D产生气体的体积是不相同的.由此可以判断C端的气体是氢气.D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所以确定R为负极而S端是正极. (2)A附近的变化是变为红色.因为D端放氧气.N端为阳极.而A端为阴极.吸引阳离子.阳离子放电2H+-2e=H2.因为.电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所以.此处OH-浓度增大.溶液显红色.而在B端发生OH-放电.其反应为:4OH--4e=2H2O+O2. (4)氢气和氧气在碱的环境下发生的是电池反应..消耗了氢气和氧气. (-)2H2+4OH--4e=4H2O (+)O2+2H2O+4e=4OH- [评价]此题是一道比较综合的题.它考察了电化学知识的大部分内容. 此题的突破点是.示意图中的两种气体的体积.由此确定电源的正.负极.使题中所有问题迎刃而解.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我们应该认真的读题.抓住题中的突破口. [投影] 例题2 用石墨电极电解100mL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各出现气体2.24L.求原来溶液中CuSO4的浓度. 请同学们分析后给出答案. 回答: 阳极产生的氧气为2.24L.阴极产生的氢气为2.24L. 由CuSO4电解时放出的氧气为0.05mol.计算是: 2Cu2+-O2 2/y=1/0.05 y=0.1mol c [评价] 此题的突破口是根据题意分析出两极各产生的气体为2.24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同学们的分析是非常正确的. [投影] 例题3 人工生成铝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的方法是将表面光洁的铝制品作为阳极放入盛18%H2SO4溶液的电解槽.通电一定时间.设阳极氧气全部与铝反应. 思考后回答: 通过的电量为1A×3600s=3600C.由3600C/96500C/mol等于0.037mol的电子. 今有表面积约1.0dm2的铝制品.放入电解槽.通入1A的电流1h.已知氧化铝膜的密度为2.67g/cm3.则生成均匀的氧化膜的厚度是多少? 请同学们分析: 在从2molAl与1.5mol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铝可知.得失电子为6mol.根据此反应计算出氧化铝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氧化铝的密度和表面求出氧化膜的厚度. 此题的答案是:24μm. [评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从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 CH4(g)+H2O(g)CO(g)+3H2(g)   ΔH1=+206.1 kJ/mol

② CH4(g)+CO2(g)2CO(g)+2H2(g)  ΔH2=+247.3 kJ/mol

③ CO(g)+H2O(g)CO2(g)+H2(g)    Δ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进行的前5 min内, v(H2)=  ▲  ;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  。

c/mol·L-1

 

⑵ 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⑶ 反应③中ΔH3=  ▲  。800℃时,反应③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

H2O

CO2

H2

0.5 mol

8.5 mol

2.0 mol

2.0 mol

此时反应③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  ▲  (填代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从2011年3月16日下午开始,大陆“海水受日本核辐射污染,碘可防辐射”等消息疯传,从浙江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抢盐潮,接着蔓延到多个城市,人们抢购加碘盐是因为食盐中添加了碘元素.
I.人们在即将受到核辐射前的24小时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碘片,成人推荐服用量为100mg碘,假设此碘盐碘元素含量为50mg/kg,要达到上述碘含量要求,需服用该碘盐______kg,你觉得服用碘盐防辐射合理吗?______
II.图1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

已知:①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②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
某同学欲测定此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1:称取ag市售食盐,配成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新制KI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3滴淀粉溶液.
步骤2:取一支50.00mL碱式滴定管,用bmol?L-1的新制Na2S2O3溶液润洗2~3次后,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至0刻度.
步骤3:开始滴定直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编号碱式滴定管读数消耗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如图2 
223.9723.97
324.0324.03
(1)第一次读数为______mL.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______.
(3)经过计算,此加碘盐碘元素的含量为______mg/kg(用包含a、b的最简表达式表示).
(4)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的是______.
A.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
B.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    
C.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
D.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如图1所示的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实验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硫气体放出,污染室内空气,严重地损害师生健康.为此,某课外小组对此实验进行如图2所示的改进,改进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并且几乎无二氧化硫气体泄漏.实验步骤如下:

①首先按装置图2安装仪器,安装仪器时,在支管胶塞的铁丝钩上挂一片品红试纸.

②向试管中加入约10 mL的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将铜片向上提起,铜片先不要伸入浓硫酸中),当加热至沸腾时,把铜片放下,使其完全浸入浓硫酸中,反应即刻发生.等不需要反应时停止加热并将铜片提起,离开浓硫酸,反应就停止了.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2所示,铜片与沸腾的浓硫酸接触后可看到的现象有________.

(2)塑料袋的作用是________.

(3)为了防止反应结束后留在试管中的气体和塑料袋中的气体污染环境,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立方氮化硼(cBN)是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合成超硬材料,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耐热性、化学稳定性以及钢材加工等方面表现出比金刚石更加优异的性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温托夫等人首次研制成功,随后成为各国争相研制的热点,是超硬材料领域的最重要成就之一。

10-1 立方氮化硼由六方氮化硼(hBN)在高温高压下制备,六方氮化硼又称“白石墨”,结构和许多性质与石墨类似,柔软光滑,由如图1所示的B、N平面层堆叠形成,沿c轴方向相邻两层的B、N原子投影重合,试画出hBN的一个晶胞透视图。

10-2 立方氮化硼(cBN)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与金刚石的结构相似,面心立方晶胞,晶胞参数α = 361.5 pm。在cBN晶体中B原子的堆积方式为______,B填充N的_____空隙

10-3 宝石工匠琢磨钻石时,有些晶面特别难抛光,试推测立方氮化硼的那些晶面难抛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 以知金刚石的晶胞参数α = 356.7 pm,通过计算说明立方氮化硼的硬度略小于金刚石的原因。

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常温下,用0.1000mol/LNaOH浴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0mol/LHCl溶液和20.00mL 0.1000mol/L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A、C点判断,滴定HCl溶液的曲线是
图1
图1
(填“图1”或“图2”);
②a=
20
20
mL;
③c(Na+)=c(CH3COO-)的点是
D
D
(填B、D或E);
④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CH3COO-)>c(OH-)>c(H+
c(Na+)>c(CH3COO-)>c(OH-)>c(H+

(2)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a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5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