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1)Cu + 2H2SO4 (浓) CuSO4 + SO2↑+ 2H2O SO2 + H2O + 2CO32- = SO32- + 2HCO3- 或其它合理答案 (4)取样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或加盐酸.加热检验是否有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产生) (5)4Fe2++O2+4H+===4Fe3++2H2O 2Fe3++Cu===2Fe2++Cu2+ (6) Cu + H2O2+2H+ ===Cu2+ + 2H2O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铜片,再加入少量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
塞紧试管口,在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当试管中的液体逐渐透明时,停止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CuSO4+2H2O+SO2
Cu+2H2SO4(浓)=CuSO4+2H2O+SO2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现象
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褪色
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褪色
,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
恢复红色
恢复红色

(3)待试管中的液体冷却后,将试管上层液体倒去,再慢慢加入少量水,可观察溶液呈现
蓝色
蓝色
色.
(4)玻璃导管口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所起的作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装置对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研究,请回答

(1)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B试管中的现象
品红溶液褪色
品红溶液褪色

(2)若要收集A试管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①排水法        ②向上排气取气法
(3)该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装置有2个安全隐患:①有刺激性气体从B装置逸出;②反应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液体容易倒吸入A装置中.于是该小组同学重新设计了一套装置代替B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C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E中加入的试剂是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南开区一模)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
将其气体通入品红试液,溶液褪色,加热恢复红色,证明有二氧化硫
将其气体通入品红试液,溶液褪色,加热恢复红色,证明有二氧化硫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d
d
e
e
c
c
b
b
→f.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装置D的作用是
安全瓶、防止倒吸
安全瓶、防止倒吸
,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
铁屑
铁屑
,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漏斗
烧杯、玻璃棒、漏斗

(4)欲测定溶液Y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KMnO4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
平视刻度线
平视刻度线
,直到
凹液面最低处和刻度相切
凹液面最低处和刻度相切
.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
酸式
酸式
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5)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与浓H2SO4反应及其产物SO2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2)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以上实验装置有相当多不足之处,如实验不够安全和易造成环境污染等.为改进实验和更多地了解SO2的性质,经过同学间的讨论和与老师的交流,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①对试管A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发现E试管中有气泡逸出,品红溶液 很快褪色,但最终 未见D试管中氢氧化钡溶液出现浑浊.为探究D试管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在化学手册中只查阅到下列物质常温下的溶解度数据:
物质 溶解度(g/100水) 物质 溶解度(g/100水)
Ca(OH)2 0.173 Ba(OH)2 3.89
CaCO3 0.0013 BaSO3 0.016
Ca(HCO32 16.60
他们应用类比研究方法预测了D试管未出现浑浊的原因:
生成了溶解度较大的Ba(HSO32
生成了溶解度较大的Ba(HSO32

②为验证D试管中溶液的组成,进行了下列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现象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3)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A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硫酸也有剩余.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试管A中确有余酸的是
A D
A D
(填写字母编号).
A.铝粉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氢钠溶液
(4)请写出长导管B的作用
防止C中的液体倒吸(或检验反应时导管是否堵塞或拆卸装置前从B管口向试管A中大量鼓入空气,
以排尽A中的二氧化硫气体,不会产生污染等)
防止C中的液体倒吸(或检验反应时导管是否堵塞或拆卸装置前从B管口向试管A中大量鼓入空气,
以排尽A中的二氧化硫气体,不会产生污染等)
(只写一点就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开封一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及SO2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使用教材所提供的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不仅安全性差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经过同学们的讨论以及老师的指导,该小组设计了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2)请写出玻璃导管的作用
防止B中的液体倒吸
防止B中的液体倒吸
(只写一点就可);
(3)对试管A进行加热,发现D试管中有气泡逸出,品红溶液很快褪色,但最终未见C试管中氢氧化钡溶液出现浑浊,为探究C试管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在化学手册中只查阅到下列物质常温下的溶解度数据:
物质 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
Ca(OH)2 0.173 Ba(OH)2 3.89
CaCO3 0.0013 BaSO3 0.016
Ca(HCO32 16.60
请你应用类比研究方法帮他们预测C试管未出现浑浊的原因:
生成了溶解度较大的亚硫酸氢钡
生成了溶解度较大的亚硫酸氢钡

(4)为验证C试管中溶液的组成,进行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现象
方案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加热,用①
湿润的品红试纸
湿润的品红试纸
检验产生的气体.
试管中有气泡生成,品红试纸褪色
试管中有气泡生成,品红试纸褪色
方案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③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溶液并观察现象.
试管中出现浑浊
试管中出现浑浊
(5)实验完毕,取下试管B并加热,可观察的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恢复为红色
溶液由无色恢复为红色
,该实验可以达到的目的是
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是不稳定的
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是不稳定的

(6)试管D用于吸收多余的SO2,向吸收SO2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写出加溴水后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32-+Br2+2OH-=H2O+SO42-+2Br-
SO32-+Br2+2OH-=H2O+SO42-+2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