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过渡金属的性质近阶段在研究中受到广泛的重视(1)2009年10月1日国家规定市售化妆品必须要标注产品成分.口红中不同颜色是由包裹在超细云母颗粒表面的TiO2厚度决定的.已知转化为TiCl4的反应方程式是:TiO2(s)+2Cl2TiCl4.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TiCl4的百分含量 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升高温度时.K值 (填“增大 . “减小 或“不变 ) (2)铬元素以Cr2O72-离子的形式存在于酸性废水中.常用FeSO4将其还原为Cr3+离子.再用沉淀法进行分离. 已知: FeSO4还原Cr2O72-的离子方程式为 . (3)Na2FeO4是一种紫红色的固体.将它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 试写出溶液中c(Na+).c(FeO42-).c(H+).c(OH-)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Na2FeO4能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和净化水质的原因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湛江二模)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小片久置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触摸容器知溶液温度迅速上升,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
D
D
.(填序号)
A.铝与Cl-反应,铝与SO42-不反应
B.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C.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
D.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E.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
(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
Cu
Cu

(3)放出的气体是
氢气
氢气
,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
①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②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③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
①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②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③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

(4)某同学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A、B
A、B

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在铝片上捆上几枚铜钉后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
(5)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镁片为电极,在X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
选项 铝电极 电解质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A 负极 NaOH 2Al-6e-+8OH-=2AlO2-+4H2O 6H2O+6e-=6OH-+3H2
B 负极 稀盐酸 2Al-6e-=2Al3+ 6H++6e-=3H2
C 正极 浓硝酸 Mg+2e-=Mg2+ 2NO3-+4H+-4e-=2NO2↑+2H2O
其中正确的是
A
A
(填序号),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
电解质性质
电解质性质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
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
D
D
.(填序号)
A.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
B.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C.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
D.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
Cu
Cu

(3)放出的气体是
H2
H2
,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其中一种原因是
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或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或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
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或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或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

(4)某同学通过其它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A、B、D
A、B、D

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再投入铝片
(5)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镁片为电极,在 X 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
选项 铝电极 电解质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A 负极 NaOH 2Al-6e-+8OH-=2AlO2-+4H2O 6H2O+6e-=6OH-+3H2
B 负极 稀盐酸 2Al-6e-=2Al3+ 6H++6e-=3H2
C 正极 浓硝酸 Mg+2e-=Mg2+ 2NO3-+4H+-4e-=2NO2↑+2H2O
其中正确的是
A
A
 (填序号),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
电解质性质
电解质性质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陕西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铝片(不除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触摸容器知溶液温度迅速上升,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
C
C

A.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B.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
C.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D.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你的选择: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钠(注意:不能加入盐酸),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上述推断正确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钠(注意:不能加入盐酸),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上述推断正确

(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的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2Al+3Cu2+=3Cu+2Al3+
2Al+3Cu2+=3Cu+2Al3+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气泡的原因:
Al3++3H2OAl(OH)3+3H+,Cu2++2H2OCu(OH)2+2H+,2Al+6H+=2Al3++3H2
Al3++3H2OAl(OH)3+3H+,Cu2++2H2OCu(OH)2+2H+,2Al+6H+=2Al3++3H2

(3)放出的气体是
氢气
氢气
,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
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大量H+(或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或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失电子)
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大量H+(或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或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失电子)
.(写出一点即可)
(4)某同学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ABD
ABD

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在铝片上捆上几枚铜钉后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
(5)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铜片为电极,在X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
选项 铝电极 电解质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A 正极 NaOH Al-3e-=Al3+ 2H2O+2e-=2OH-+H2
B 负极 稀盐酸 2Al-6e-=2Al3+ 6H++6e-=3H2
C 正极 浓硝酸 Cu-2e--=Cu2+ 2NO3-+4H+-4e-=2NO2↑+2H2O
D 负极 稀硝酸 Cu-2e-=Cu2+ 2NO3-+8H+=2NO↑+4H2O+6e-
其中正确的是
B
B
,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
电解质的性质
电解质的性质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 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铝片(不除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触摸容器知溶液温度迅速上升,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⑴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       

A.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B.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

C.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D.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你的选择:                  

⑵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的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气泡的原因:         

⑶放出的气体是      ,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⑷某同学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在铝片上捆上几枚铜钉后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

⑸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铜片为电极,在X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

选项

铝电极

电解质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A

正极

NaOH

Al-3e-=Al3+

2H2O+2e-=2OH-+H2

B

负极

稀盐酸

2Al-6e-=2Al3+

6H++6e-=3H2

C

正极

浓硝酸

Cu-2e--=Cu2+

2NO3-+4H+-4e-=2NO2↑+2H2O

D

负极

稀硝酸

Cu-2e-=Cu2+

2NO3-+8H+=2NO↑+4H2O+6e-

其中正确的是     ,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 ________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近20年来,对于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像电一样,氢是一种需要依靠其他能源如石油、煤、太阳能等的能量来制取的所谓的“二级能源”,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可以提供现成形式能量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和原子能等。

(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A.电解水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D.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

(2)氢气燃烧时耗氧量小,发热量大。已知碳和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试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氢气和碳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比是_______________。

(3)氢能源有可能实现能源的贮存,也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的氢化物(又称间充氢化物)中,氢原子填充在金属的晶格间隙之间时,其组成不固定,通常是非化学计量的,如LaH2.76、TiH1.73、Ce H2.69。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钯粉大约可吸附896体积的氢气(钯粉的密度为10.64 g·cm-3,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试写出钯(Pd)的氢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