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 点时闂佺偨鍎婚懙褰掑焵椤掑﹥瀚�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②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过滤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加MgO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2)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SO42,如何检验SO42已沉淀完全?答: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发生反应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再进一步制取Mg(ClO3)2·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    ;②    ;③    ;④过滤、洗涤。

(4)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

步骤1:准确称量3.5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

步骤2:取1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稀硫酸和20 mL 1.000 mol·L1

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0.100 mol·L1 K2Cr2O7  溶液滴定至终点,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    溶液15.00 mL。

①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产品中Mg(ClO3)2·6H2O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需10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FeSO4溶液作标准试剂,现有外观颜色发黄的硫酸亚铁晶体、浓硫酸、稀盐酸、KMnO4溶液、溴水、KSCN溶液、石蕊、酚酞及中学化学常用化学仪器,实验过程如下:  Ⅰ.配制FeSO4溶液

(1)下列关于FeSO4溶液配制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在盛适量水的烧杯中滴加少量浓H2SO4后搅拌均匀并冷却到室温

B.称取一定质量的FeSO4晶体样品

C.将样品溶于已配制的稀H2SO4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样品充分溶解

D.过滤后,将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指定刻度

E.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气体冒出为止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样品溶于稀H2SO4,而不直接溶于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需加入铁粉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标定FeSO4溶液的浓度

(1)用移液管量取20.00 mL FeS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用0.1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至终点,耗去KMnO4溶液20.00 mL,若生成物中Mn元素全部呈+2价,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据此可测得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2)滴定时选用________(A.石蕊 B.酚酞 C.不用指示剂,填字母)为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 mol·L1、0.001 mol·L1,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0.1 mol·L1)的用量均为2mL。如果要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变换这些实验条件,至少需要完成_______个实验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
(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同学改变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KMnO4酸性溶液
的浓度 / mol·L1[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 / min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0.01
14
13
11
0.001
6
7
7
①计算用0.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进行实验时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②若不经过计算,直接看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否可行?____________。若不可行(若认为可行则不填),请设计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

 

(1)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水中溶解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打开止水夹a和b,从A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注射器抽取20.00 mL某水样从A处注入锥形瓶。

③再分别从A处注入含m mol NaOH的溶液及过量的MnSO4溶液。

④完成上述操作后,下面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c是长橡胶管,使用较长橡胶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I将生成的MnO(OH)2再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Mn2+I2+3H2O。

实验步骤:

⑤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处注入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

⑥重复④的操作。

(3)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步骤(2)中生成的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实验步骤:

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__________作指示剂。

⑧用0.005 mol·L-1的Na2S2O3滴定至终点。

(4)计算。滴定过程中,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所示。

⑨经计算,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________mg·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对乙二酸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课题]探究乙二酸的某些性质
[查阅资料]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其主要物理常数如下:

名称
乙二酸
乙二酸晶体
分子式
H2C2O4
H2C2O4·2H2O
颜色状态
无色固体
无色晶体
溶解度(g)
8.6(20℃)

熔点(℃)
189.5
101.5
密度(g·cm-3)
1.900
1.650
又知:
草酸在100℃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
草酸钙不溶于水。
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草酸蒸气在低温下可冷凝为固体。
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猜想]
(猜想一)根据草酸晶体的组成对其分解产物进行猜想
设计方案:
(1)该小组同学猜想其产物为CO、CO2和H2O,请用下列装置组成一套探究实验装置(草酸晶体分解装置略,装置可重复使用,连接导管略去)。

A中水槽装冰水混合物、B中装氧化铜、C中装无水硫酸铜,D中装澄清石灰水、E中装碱石灰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产物中C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整套装置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   (填是或否),若有该如何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乙二酸具有弱酸性
设计方案:
(2)该小组同学为验证草酸具有弱酸性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
B.测定相同浓度的草酸和硫酸溶液的pH
C.测定草酸钠(Na2C2O4)溶液的pH
D.将草酸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有CO2放出
(猜想三)乙二酸具有还原性
设计方案:
(3)该小组同学向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入过量的草酸溶液,发现酸性KMnO4溶液褪色,从而判断草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MnO4+___H2C2O4 +___H+ ===___Mn2+ +___CO2↑+___H2O
(4)利用上述原理可定量测定某草酸晶体样品(含有H2C2O4·2H2O及其它一些杂质)中H2C2O4·2H2O的含量。
方法是:称取该样品0.12 g,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用0.020 mol·L-1
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杂质不参与反应),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所示(单位:mL),则该草酸晶体样品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Mr(H2C2O4·2H2O)=1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