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表示出应该写化学式或只能写离子符号的物质.把可溶强电解质按10……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肉桂酸甲酯()常用于调制具有草莓、葡萄、樱桃、香子兰等香味的食用香精.
(1)肉桂酸甲酯的分子式是
C10H10O2
C10H10O2

(2)有关肉桂酸甲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
AC
(填标号);
A.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B.无法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不可能发生加聚反应
(3)G为肉桂酸甲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连线表示单键或双键).G的结构简式为

(4)用芳香烃A为原料合成G的路线如图2:?

①化合物E中的官能团有
羟基、羧基
羟基、羧基
(填名称).
②F→G的反应类型是
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OH
浓硫酸
+H2O
+CH3OH
浓硫酸
+H2O

③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分子内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
ⅱ.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与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生成4mol银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环境都密切相关.
Ⅰ.下表是某食品包装上的说明,表中列出了部分配料.
品  名 浓缩菠萝汁
配  料 ①浓缩菠萝汁 ②蔗糖 ③柠檬黄 ④山梨酸钾 ⑤水
果汁含量 ≥80%
生产日期 标于包装封口处
(1)配料中,属于着色剂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防腐剂的是______,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
(2)从上表中可以分析得知,该食品主要提供______等三种营养素.
Ⅱ.(1)我国中南地区,通常情况下,雨水量相同的元月份与8月份比较,______(填:“前者”或“后者”)的雨水的酸性较高.
(2)汽车尾气需要用催化转换器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写出汽车尾气中CO、NO相互作用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用氯气对居民饮用水进行消毒已有百年历史,但科学研究表明,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能和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反应生成氯代烃等多种有毒物质.因此,逐步被具有不同优点的铁酸钠(Na2FeO4)、氯胺(NH2Cl)、二氧化氯(ClO2)等消毒剂所替代.?
①铁酸钠(Na2FeO4)起消毒作用后,它同时具有净水作用,其理由: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氯胺(NH2Cl)比次氯酸稳定,可与水作用逐步产生次氯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胺与水的反应:______.
③二氧化氯(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Cl2相比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其原因是______.
Ⅲ.阅读并回答问题: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主题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温室效应.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人类在认识到二氧化碳副作用的同时,应积极寻找并拓展其利用空间.上海世博会已成为低碳世博会.“四川馆”率先采用世界上最新的建筑装饰材料--大豆纤维.中国是唯一拥有“大豆纤维”完全知识产权的国家.“大豆纤维”主要原料是大豆蛋白质和高分子聚乙烯醇,它属于可降解性再生植物蛋白纤维,该纤维具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许多优良性能,被国内外专家誉为“21世纪健康舒适型纤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二氧化碳无毒、分子结构稳定,它可以用于做焊接保护气体.
B.发展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并将其与石油开采结合起来,既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又实现了石油的绿色开发.
C.从空气中提取CO2,成本较高,如果从冶金、火力发电等工厂排放的烟气中提取二氧化碳,提取成本将大大降低.
D.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能够被人体吸收,不会排放到空气中去.
E.不能使用含生物酶的洗涤剂洗涤大豆纤维布料的衣服.
F.大豆纤维是利用大豆中的油脂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
G.大豆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H.废弃的大豆纤维可能造成“白色污染”,最好用填埋法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环境都密切相关。
下表是某食品包装上的说明,表中列出了部分配料。
(1)配料中,属于着色剂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防腐剂的是___________,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_。
(2)从上表中可以分析得知,该食品主要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营养素。
(3)我国中南地区,通常情况下,雨水量相同的元月份与8月份比较,___________(填:“前者”或“后者”)的雨水的酸性较高。
(4)汽车尾气需要用催化转换器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写出汽车尾气中CO、NO相互作用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氯气对居民饮用水进行消毒已有百年历史,但科学研究表明,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能和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反应生成氯代烃等多种有毒物质。因此,逐步被具有不同优点的铁酸钠(Na2FeO4)、氯胺(NH2Cl)、二氧化氯(ClO2)等消毒剂所替代。?
①铁酸钠(Na2FeO4)起消毒作用后,它同时具有净水作用,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氯胺(NH2Cl)比次氯酸稳定,可与水作用逐步产生次氯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胺与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氧化氯(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Cl2相比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并回答问题: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主题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温室效应。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人类在认识到二氧化碳副作用的同时,应积极寻找并拓展其利用空间。上海世博会已成为低碳世博会。“四川馆”率先采用世界上最新的建筑装饰材料--大豆纤维。中国是唯一拥有“大豆纤维”完全知识产权的国家。“大豆纤维”主要原料是大豆蛋白质和高分子聚乙烯醇,它属于可降解性再生植物蛋白纤维,该纤维具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许多优良性能,被国内外专家誉为“21世纪健康舒适型纤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二氧化碳无毒、分子结构稳定,它可以用于做焊接保护气体。
B.发展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并将其与石油开采结合起来,既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又实现了石油的绿色开发。
C.从空气中提取CO2,成本较高,如果从冶金、火力发电等工厂排放的烟气中提取二氧化碳,提取成本将大大降低。
D.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能够被人体吸收,不会排放到空气中去。
E.不能使用含生物酶的洗涤剂洗涤大豆纤维布料的衣服。
F.大豆纤维是利用大豆中的油脂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
G.大豆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H.废弃的大豆纤维可能造成“白色污染”,最好用填埋法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图1所示装置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
(1)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足量的稀盐酸中.足量镁条与一定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前4m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4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其原因:
 

(2)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
 

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a中反应速率
 
,实验b中反应速率
 
,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此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图1所示装置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
(1)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足量的稀盐酸中。足量镁条与一定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前4m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4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a中____________,实验b中____________,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