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不可行, ⇌ 潜能测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精英家教网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 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其中原因是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该小组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们认为测定二氧化硫的量的方法有多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填写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D.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E.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请你对不可行的方案中选出一例进行分析:
 
[要求标明不可行的方案序号、说出不可行的理由及造成的误差(偏高或偏低)].
(4)请你再设计一种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制备Cl2,并探究氯气的相关性质.
精英家教网
(1)若A装置中固体药品为KClO3,则反应中每生成1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装置B既能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还能检测实验过程中装置C是否发生堵塞.若C中发生堵塞,B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l处是湿润的有色布条,则Ⅱ、Ⅲ处应加入的物质分别是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请简述能说明氯、溴、碘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5)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装置F的作用
 

(6)甲同学提出,装置F中的试剂可改用足量的Na2SO3溶液,乙同学认真思考后认为此法不可行.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乙认为不可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深圳二模)I、(1)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BE
ABE
(填序号)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酒精灯洒漏少量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
C.实验剩余的NaOH放回原试剂瓶
D.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置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E.知趣乙酸乙酯时,加热前应先向试管中加入碎瓷片
II、无水氯化铝为白色粉末,极易吸水,常压下182.7℃升华.学生甲拟选用如图所示仪器、装置(部分仪器连接的橡胶管或橡胶塞省略)和试剂制备无水氯化铝.

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关闭A装置的止水夹和分液漏斗的旋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当少许水进入烧瓶后滴水停止,说明装置A不漏气
关闭A装置的止水夹和分液漏斗的旋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当少许水进入烧瓶后滴水停止,说明装置A不漏气

(3)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Cl(浓)+MnO2
  △  
.
 
MnCl2+Cl2↑+2H2O
4HCl(浓)+MnO2
  △  
.
 
MnCl2+Cl2↑+2H2O

(4)从上列仪器中选取制备无水氯化铝的装置,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
C
C
B
B
D
D
F
F
→G
(5)装置G的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氯气,同事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到装置中使氯化铝水解
吸收多余的氯气,同事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到装置中使氯化铝水解

(6)学生乙提出另一种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方案:将金属铝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将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到无水氯化铝.请你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不可行,AlCl3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AlCl3+3H2O=Al(OH)3+3HCl,蒸干和灼烧过程中,HCl挥发,Al(OH)3分解:2Al(OH)3=Al2O3+3H2O↑,因此固体产物主要为Al2O3
不可行,AlCl3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AlCl3+3H2O=Al(OH)3+3HCl,蒸干和灼烧过程中,HCl挥发,Al(OH)3分解:2Al(OH)3=Al2O3+3H2O↑,因此固体产物主要为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防止金属腐蚀的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在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刷油漆以防锈B、衣架和电线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以防锈C、在钢材制造的大型船舶上装上一定数量的锌块D、自行车的钢圈和车铃上镀上一层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CH3COOCH2CH3+H2O?CH3COOH+CH3CH2OH
实验目的:验证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实验步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蒸馏水、稀硫酸,在相同条件下(同温度、同用量、同时进行).
实验现象与结论:甲想通过观察油层的消失时间来判断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乙想通过测定乙酸的浓度或含量来判断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丙想通过…
根据上述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为何可以通过观察油层的消失时间来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来判断其不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测定pH的操作是
 
该方法是否可行?
 
(填“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3)你认为丙同学可以通过
 
来判断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4)要在水解后的溶液中通过蒸馏,得到无水乙醇,除了加入生石灰外,还需要加入
 
,在蒸馏实验中除了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接引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