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蒸发结晶: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精题导解: 考点1:溶液 例1: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糖水的溶质是水 D医用生理盐水是溶液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此并不是说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因此A是错误的,饱和溶液并不一定是浓溶液.但是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故B错误,糖水是蔗糖与水的混合物.根据溶质.溶剂的判定方法.糖水中的容只是蔗糖.因此C错误.因此叙述正确的是D. 答案:D 点拨: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定应根据判定方法里确定.固体与液体混溶形成的溶液.古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考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例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解析:根据题中的图示来看.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从M到N.可以采用升高温度再增加溶剂的方法,而从N到M.可以采用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因此.正确的是D. 答案:D 点拨:在解答此题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方法上要考虑到温度的改变. 考点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例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lO0g水中放入6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解析:本题注重考查对溶解度曲线理解.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均为30g.因此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并不能恰好完全溶解.而是都剩余了一部分.因此A项错误.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相同.因此二者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同.故B错误.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把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会形成150g的饱和溶液.此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为33.3%.故C错误.根据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的示意图来看.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首先饱和的是甲物质.因此D是正确的. 点拨:解答本题需明确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变化的规律.要分清曲线上的点.曲线上方和下方的点以及不同曲线的焦点的含义. 考点四:溶液的配制 例4:要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解析:在称量固体药品时.固体应放在干净的纸上或者时一定容器内.而不是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在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在对固体物质进行溶解时.应该用玻璃棒搅拌而不是温度计.因此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点拨:溶液配制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之一.主要体现在溶液配制的步骤.方案.仪器的使用等方面. 方法指引:1.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定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3)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3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或60g/100g水
3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或60g/100g水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增加甲(或恒温蒸发溶剂)
增加甲(或恒温蒸发溶剂)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提纯甲.
(4)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
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B物质的陡,说明
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B大
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B大

(2)要想在100g水中溶解更多的A物质,可采取的措施是
升温
升温

(3)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①
加入B
加入B
;②
蒸发溶剂
蒸发溶剂

(4)当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用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方法提纯;
当B物质中含有少量A物质时,用
蒸发结晶
蒸发结晶
方法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30、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曲线中P点表示
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
(3)若将t2℃时A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温

(4)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了,这种物质是
A

(5)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日照)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65
65
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入甲物质(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加入甲物质(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adcb
adcb
(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江西模拟)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35℃时,甲、乙、丙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甲>乙>丙
甲>乙>丙

(2)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65
65
g.
(3)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入甲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加入甲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adcb
adcb
(填字母序号),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