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清洗后食用 B.水产品经甲醛水溶液浸泡后出售
C.煤气泄漏后立即打开排气扇 D.洗净的铁锅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煤 B.石油 C.二氧化碳 D.空气
3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储备室时,发现一批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为检验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取氢氧化钙样品11.4g于锥形瓶中,加入38.6g水,振荡形成悬浊液,放在电子天平上,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14.6%的稀盐酸,振荡后读取质量(如图甲所示)。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11.4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图甲
图乙
30.(4分)我国从1994年开始强制食盐加碘,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今年将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各地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深圳已率先作出调整,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mg下调至25mg。(提示:碘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其它见第1页元素周期表)
(1)碘酸钾中碘元素、钾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0.1%或用分数表示)
(3)请为我市某企业计算:售往深圳的加碘食盐每袋(500g)应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多少毫克。
29.(8分)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果味饮料 |
苹果汁 |
梨汁 |
0.04%的Vc溶液 |
滴加得滴数 |
40 |
10 |
20 |
5 |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是 ,含量为 (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28.(7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工: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千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 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7.(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是 (任答一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6分)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 等。
(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3CO+Fe2O3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
甲 乙 丙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
或 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
25.(8分)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我市具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方法是 。
(2)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是 ,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
(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①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将t1℃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2℃以上时,会析出 晶体(填名称)。
②将粗盐提纯可以得到纯净的NaCl。欲用纯净的NaCl配制1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克。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个)。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