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4188  434196  434202  434206  434212  434214  434218  434224  434226  434232  434238  434242  434244  434248  434254  434256  434262  434266  434268  434272  434274  434278  434280  434282  434283  434284  434286  434287  434288  434290  434292  434296  434298  434302  434304  434308  434314  434316  434322  434326  434328  434332  434338  434344  434346  434352  434356  434358  434364  434368  434374  434382  447348 

8.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庄子》是又称《南华经》,分内篇、外篇、杂篇。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C.《长亭送别》选自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西厢记》。这折戏的矛盾焦点是张生下决心“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莺莺怕他得中后“停妻再娶妻”。

D.《兰亭集序》这篇序言,由快乐写到悲痛,思路清晰,发表了他对人生快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文章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语言朴实,清新疏朗,一扫雕词琢句的浮艳之风.

试题详情

7.下列对课文中语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西厢记》)

--此句看似平易但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意味深远。

B.“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庄子用浅水不能漂浮大舟的比喻,暗示大鹏鸟的高飞是需要条件的,也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

C.“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认为自己有贪生恶死的“私心”,如果平庸地死了,自己的文章就不可能在后世显露,他为此感到遗憾和痛苦。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作者认为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实为虚妄之词,这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试题详情

6.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主持人串联以下二个节目的语句,说得不恰当的一句是(   )

第一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束。

串联词:                      。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A.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阳台相会如此甜蜜,张生与崔莺莺的长亭送别却是怎样的呢?

B.千古悲剧,朱丽叶血溅断魂墓;十里长亭,崔莺莺泪洒黄花地。

C.世上的爱情故事有很多,欣赏了莎士比亚的爱情,还有谁的爱情在等着我们?

D.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与张生正向我们走来。

试题详情

5.下列句子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回首上海世博会,我们为其弘扬的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所激励。

②我们相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必将成为现实!

③在过去的184天里,世界在这里浓缩,东方与西方交流,人文与科技融合,历史与未来辉映。

④通向未来美好生活的大门正徐徐开启,人类追求富裕文明的脚步不会停止,世博精神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⑤为其昭示不同的文化交流互鉴,各国人民和谐共处的氛围所感动。

⑥为其展现的人类迎接挑战、追求卓越勇气所鼓舞。

A.③①⑤⑥④②   B.①②⑤⑥③④

C.③②④①⑥⑤   D.①④⑤⑥③②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城市建设设计更多追求的是足下的文化之美,这是由于设计师的一种对文化和传统的理解所决定的。

B.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二者之中,它更为难能可贵。

C.适宜风土,因地制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切合实际的做法。

D.有传闻称,姚明是篮网可能抢购的目标之一,但篮网球迷认为姚明已经日薄西山,并不支持篮网引进姚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