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D.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想见他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掬同情之泪。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的一组是(2分)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④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B.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C.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D.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 然此可为智者道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同“磨”,磨灭
B.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
C.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同“佚”,散失
D.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就:靠近
7.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过了桥,就是那幢新哥德式的大楼,从小船上望过去, 透过河畔婆娑的柳影,好像望见剑桥往日的岁月。我不由得惊呼:“这柳树怎么会长得这么大?”
①天高云淡,地阔草荣,
②地阔草荣,天高云淡,
③秀美的风景令人屏息。
④风景秀美得令人屏息。
⑤我的视线也随着舟行而展开;
⑥随着舟行,我的视线也渐渐展开;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6.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流传剧本37 部,长诗两首,十四行诗154 首,代表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
B.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倪焕之》、《稻草人》、《景泰蓝的制作》等。
C.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也擅长诗文,为《兰亭集》所作的序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艺术作品之一,有唐摹本传世。
D.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桥边的老人》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初涉文坛,她的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火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风雨无阻背残疾同学上学的女生张贺婷被评为“2008感动襄樊年度人物”。
B.10月1日,受阅部队像一道雄伟壮观的长城,沿长安街绵延向东,浩浩荡荡,气势恢弘。观礼台上中外来宾激动万分,无不侧目而视,为国家的强大而骄傲。
C.今年6月,法国电信旗下子公司宣布将加强与中国通信设备商的合作。无独有偶,在全球处一流地位的商沃达丰运营商已经频繁地向中国的3G终端厂商抛出橄榄枝。
D.方正科技推出了“望子成龙”PC台式机,花3199元就能给孩子买到一款既能练习主流应用,又能辅助学习的电脑,这让消费者拍手称快!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