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5718  435726  435732  435736  435742  435744  435748  435754  435756  435762  435768  435772  435774  435778  435784  435786  435792  435796  435798  435802  435804  435808  435810  435812  435813  435814  435816  435817  435818  435820  435822  435826  435828  435832  435834  435838  435844  435846  435852  435856  435858  435862  435868  435874  435876  435882  435886  435888  435894  435898  435904  435912  447348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

  A.班昭很受汉和帝和邓太后的赏识,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叫她作赋写颂。到邓太后临朝时,还让她参与了国家大事的讨论。

B.由于班昭的建议,太后最终同意了邓骘等人辞职的请求。

C.班昭死后,她的十六篇文章被她的儿媳编成集子,命名为《大家赞》。

D.从这篇文章看,参与编纂《汉书》的有班固、班昭、马续。

试题详情

3.找出文中表现班昭“博学高才”的句子。

  ⑴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太后兄大将军邓骘母忧       思垂空文自见

B.于是骘等各还里第         盘盘,困困焉,蜂房水涡

C.太后从许之            信见疑,忠而被谤.

D.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

试题详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昔夷、齐去国,天下其廉高    服:敬佩

B.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而卒   竟:完毕

C.缘见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    逮:捕捉

D.皇太后素素哀          举:表达

试题详情

2、例文讲析

 感恩之心看世界

 女作家席慕蓉在去海边游玩时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想一想要多少年的时光才能装满这一片波涛起伏的海洋?要多少年的时光才能把山石冲蚀成细柔的沙粒,并且均匀的铺在我们的脚下?要多少年的时光才能酝酿出这样一个清凉美丽的夜晚?要多少多少年的时光啊!这个世界才能等候到我们的来临?”

 这样充满爱的心灵,这样充满感恩的心灵,常常让我无语良久。我想,拥有这样一种心境的人必定会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生命去回报这社会,这美丽的自然界。

 感恩之心看世界,就会用真纯的爱回报世界。

 白天给了我们阳光,我们要抛开烦恼,尽情微笑,不然就辜负了这温暖,这明朗。夜晚给了我们月光,我们应该在宁静而幽远的月光中静静反思,我是否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在清冷幽深的月光中,心灵的尘埃会被月亮之手拂去,混浊的眼睛会被月光之水洗得明亮。我们会懂得应该用什么回报无私的自然。

 父母赐予我们生命,以深沉如大海的父爱,温暖如阳光的母爱哺育我们,我们在无言的感动中知道了“血浓于水”。朋友给了我们友谊,他们用信任抚平我们的伤痛,用理解融化心灵之冰,用真诚为我们带来一方明亮的天空,我们在友情的香气中知道了世上有一株永不凋零的花。

 社会是个大家庭,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风雨,长才智。回报社会是每个人的天职,青春、智慧、热血甚至生命是人生不息的咏叹,但当它们自私地躲藏在个体躯壳里的时候,却显得十分渺小而可悲。只有作为赤诚的礼物回报社会,才能焕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关外牧羊的苏武,出塞和亲的王昭君,“中原北望气如山”的陆游,“踏破贺兰山阙”的岳飞,“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他们多是苦难中的回报者,也是痛苦淋漓的回报者。他们名垂青史缘于一种山河梦、家国情,缘于一种义不容辞的豪迈,一种令人神往的激情,一种对父母之邦的感恩的情怀。

 感恩之心看世界,我们会让父母欣慰,让朋友快乐。感恩之心看世界,我们会平添几分信心,增长几分激情,热情回报社会。

 雄鹰翱翔,回报蓝天以豪气;

 巨浪翻卷,回报碧海以壮阔;

 花朵绽放,回报花园以美丽;

 青年奋发,回报社会以智慧。

 让我们也像席慕蓉那样,问要多少年才能拥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让我们也微笑面对生命,轻轻地说,我懂得回报,我会让爱我的人因我而幸福。

 [评点]文章紧扣话题,确立了“以感恩之心回报世界”的主题,主体部分从自然、父母、社会等三个角度,用充足的材料对中心论点进行深入的论证,语言形象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语势和文章的说服力。

 那片幽幽的爬山虎(2002年河南考生)

 小时候,父母都心高气傲,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因此,刚一出生,我便被父母放在了外婆家,我是由外婆用炼乳夹杂着汤汤水水的小米粥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

 外婆说我小时候很乖,一个人没事的时候总爱搬个小凳子坐在房前的老槐树下,安安静静的小大人似的,也不知都想些什么……当然,这些我是不记得的,只记得六岁那年的春天外婆拉着我的手,在向阳的那间老屋的墙下种了几粒爬山虎的种子,等到九月份我入小学时,那些爬山虎已长得很是繁茂了,望过去,是一片幽幽的碧。

 后来我考入初中,高中,记忆中最深刻的总是那片幽幽的爬山虎。外婆说爬山虎是有脚的,它的脚紧紧的依附在墙上,盛暑季节它们的脚可能被烫得焦黄,但是它们依然不停的攀登,不断的向上爬呀爬呀,永远不停的向前,外婆说我也应该像这爬山虎,在逆境中拼搏,在逆境中奋斗……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已读到高三了,繁重的课业量压得我喘不过气,整个寒假我都泡在书堆里没离开房屋半步,我深深的明白,这是一个加倍的季节,付出意味着更大的收获。房前的爬山虎也如我一样沉默,渴求着沉默后的鲜花与掌声。

 突然有一天,遥远的地方飞回一封家书,是我的母亲从上海寄来的,说是在上海给我办了户口,考大学时就在那考……信上的字一个个都是真切的,可对于我,“父亲”,“母亲”这字眼是何等的陌生,在我最需要父爱母爱的孩提时代,他们剥夺了我在父母怀中撒娇的权力;我无言责怪我的父母,是他们赐我以生命,但是他们将我寄托给外婆,让我在十几年的生活中,饱尝各种酸甜苦辣,真不知是一种不负责任还是一种磨练,但我深知,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做女儿的没有理由怪他们。

 看着外婆花白的头发,方发觉自己已经长大,该是自己作出选择的时刻了。然而我没有理由离开外婆投身于繁华的都市,尽管那儿霓虹灯在闪烁,尽管那儿的分数相对于内地很低,但我已经习惯了拼搏,余秋雨先生也说“安适的山寨很容易滞留人生”的,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没有人能说得清变化的激情与思考的冷静谁更重要,然而中国在发展,我也不会做温室里的幼苗,我应该是屋外的一株爬山虎,坦然的接受风的打击,雨的洗礼!

 抬起头,外婆正对着我笑,那片幽幽的爬山虎也正频频挥手向我致意……

 [评点]读完全文,想必“那片幽幽的爬山虎”还在眼前晃动,难以驱遣。同样是平淡的常见的题材,但该文却意味浓郁,诗意盎然。“那片幽幽的爬山虎”贯穿全文,既是作者成长的见证,也是作者选择的动力,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把平淡的题材诗意化,很见匠心。

试题详情

5、针对性训练

 (1)题目:我好想     

 要求:依据自己的切身感受,提炼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作一篇800字左右的感想性作文。

 [指导]本题虽为半命题,但题眼却很分明--“好想”,因此,应写一种深切的渴望。这其实就是“感想”的基调。同学们如果以此为思维之源,在确定自己“好想”的内容后,再逆向探寻寄托了自己这种感想的生活(或以生活为基点的想象)中的人、事、物……则自可完成充满真情实感的佳作。

 在补充空缺拟就题目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思维:一是顺向思维,如:我好想看大海、我好想去西藏、我好想漫游世界、我好想登上火星、我好想做一条鱼等;二是逆向或侧向思维,如:我好想长睡不醒、我好想自由落体、我好想成为一颗核导弹等。

 (2)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指导]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充一个词或短语。可以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写对某一种活动的感悟,如“感悟踢球”;也可以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写对某一种事物的感悟,“如感悟飞瀑”;或对某一段时光的感悟,如“感悟高三”;也可以是形容词,写对事物属性的感悟,如“感悟美丽”,叙写自己对美丽的感觉、感受与领悟,阐明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可见这道题的写作视角是相当宽泛的,只要同学们能从心灵深处提取动人的“生活切片”,对题材进行深刻挖掘,就能写好这篇作文。

 下面几种构思可供参考:

 写议论文比如《感悟花芽》,可以抓住花芽虽小、嫩、弱,但是,它也能经受住风雨的洗礼,并且成功开出鲜艳的花朵的特点,以花芽的形为触悟点,联系其生长习性,抒发有志不在年高、年少位卑也能为国争光等的感悟和启示。

 写抒情散文比如写《感悟高三》,构思时高三学习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会浮现在眼前。高三生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可以据此选取典型细节,在夹叙夹议中抒发感情。抒情散文写作前酝酿感情极为重要,感情充沛,才能思如泉涌。

 写记叙散文或小小说必须设置情节,安排人物。人物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她)”;情节(或者说人物的命运)是文章的“感悟点”,人物的“感悟”一般在结尾“画龙点睛”,但高明的写法可以让人物的感悟贯穿整个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高考写作读本(第十二讲)

 新课标高考写作读本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虞晔如

 第12讲

 怎样使高考作文“感情真挚”

 情感是写作的血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就是要以情动人。正如年幼时弹琴只能弹准音符,而长大后可以在音符中传达无尽的意味一样,一个高三的学生,作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

试题详情

4、例文讲析

 我们来看看一些不能显现健康向上思想的高考作文的命运吧!

 2002年,江苏省有位考生的作文《我无话可说》,议论文,800字,大致内容如下:

 面对这个十分平庸乏味的作文命题,我实在是提不起写作的兴趣。我可以写捡钱包之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选择上交……但我懒得写它。我可以写面对落水儿童,经过心灵的较量,选择跳入水中……但我也懒得写它。说假话的文章太多了……这些假话我实在不愿去说,所以我选择了“无话可说”。

 此文得29分。

 另一篇高考作文《我的选择--走开》,命运就更惨了。那是一篇议论文,800字,下面是节选:

 看到这个标题请大家原谅我的自私,我对于这样的选择无悔,我也不会在年老的时候受良心的煎熬。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首先请那位“登山者”接受我最真诚的批评:你并不是一位具备登山者素质的人。大家都知道在进行一些冒险活动时必须先弄清楚它的突发危险有哪些,以及怎么去应对,这是最基本的。在雪山上遇到暴风雪首先应该找一个风较小的、平坦的地方,用登山工具把雪垒成一堵矮墙,墙要与风向垂直,这样才能挡住风,然后支起帐篷躺在里面,直到风停或变小了再去求救。而你不过是一个莽汉,在暴风雪里乱撞很容易迷路,这样即使风雪停了你也不容易出去了。

 然后我们来评述一下我的“自私”。“登山者”的运气很好,还能遇到一个遇险者,但已“硬邦邦”了。如果是我,我不会在这个“死”人身上浪费太多时间,虽然我也是个很善良的人,但《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虽然他很可怜,但我比他更糟糕,他完全可以毫无痛苦地去天国,而我呢?还有知觉,冷、饥饿、疲劳正吞噬着我的肉体、灵魂,我很惨很惨。“登山者”还“翻了江,倒了海”等等,脱了手套去按摩那个与死神牵手的人,最后是个很好的结局,“遇难者”活了,两人一起走出困境。很美的结局吗?嗯哼!既然按摩可以暖和身心,为什么不给自己按摩呀!效果不是更好吗?……

 我并非无情无义,是个没有良心的人,但现实如此,受了吧!我不后悔……我走开!

 此文得20分。

 诚然,这两篇作文都紧扣“心灵的选择”,回答了“怎样选择”“如何选择”的问题,但为什么还是得了低分呢?因为它们与命题者意图背道而驰,与公众认同的价值观相悖,不能表现健康积极的写作意旨,读后不能让看到美好的、高尚的、令人奋发的东西,“文以载道”、“道以服人”,这样写,高考作文的真正价值何在?请记住,评卷老师在心灵上对符合题意而唱反调的作文,选择的是痛心。因此,切忌随心所欲,抒发所谓的“真情实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