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告诫 披肝沥胆 徇私舞敝 莫逆之交
B.渎职 文过饰非 责无旁贷 招然若揭
C.忖度 荒诞不经 牵强附会 栉风沐雨
D.荼毒 满目搓 沤心沥血 轻歌曼舞
解析A.“敝”应为“弊”;B.“招”应为“昭”;D.“沤”应为“呕”。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是高考冲刺的黄金时段,请利用好每一分钟,等高考结束再做事后诸葛亮,悔之晚矣。
B.为履行WTO协定的承诺,国内再次降低了进口关税,诸多台湾地区生产商转攻自有品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一场激烈的价格战恐怕势在必行。
C.月明星稀的春夜,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月光透过树林照下来,不明不暗,柔和美好。
D.每当上午第四节课的时候,我的肚子里就开始大唱空城计,特别希望放学的音乐快快奏起。
解析A?“事后诸葛亮”,指事过之后的诸葛亮,讽刺事情过后才自称早有预谋的人;B?“势在必行”,指事情已经是非做不可了,这里应该用“难以避免”;C?“不明不暗”,指事实真情被歪曲而不清楚,也指既不怎么公开,也不怎么秘密;D?“唱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的力量空虚、骗过敌人的方法,也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都不在,也可用来形容肚子饿。
答案D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2004年我国航天发射任务八战八捷,8发长征运载火箭,将10颗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送上预定轨道。
B.在昨天进行的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澳大利亚选手杰西卡、山东选手周雅菲和上海选手徐妍玮几乎同时冲线,电子计时器显示:第一名杰西卡59秒61、第二名周雅菲59秒75、第三名徐妍玮59秒82,此次比赛将于本月15日落幕。
C.据悉,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抗战胜利60周年而拍摄的重点献礼作品(25集电视连续剧《八路军》)已于2005年8月与全国观众见面。
D.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完全必要的。
解析B.顿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逗号应改为句号;C.括号误用,应改为破折号;D.前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昨天我从你家里拿走的那支万能表,没用,今天给你送回来了。
B.一个特别幽默滑稽的节目主持人突然出现在现场,引起了一阵欢呼。
C.记得我们认识他的时候,他才七八岁大,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D.搜集证据不容易,鉴定和运用证据也不容易,检察院的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解析A项“没用”两解:没有使用;没有用处。B项“幽默滑稽”修饰“节目”还是“主持人”,不明确。D项“这方面”指代不明。
答案C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嗔怪(chēn) 违拗(niù)
谆谆教诲(zhūn) 谙于世故(ān)
B.汗渍(zì) 缜密(zhěn)
盥漱起居(ɡuàn) 删繁撮要(zuā)
C.缧绁(xiè) 内帏(wéi)
怒发冲冠(ɡuān) 暴殄天物(zhěn)
D.挑唆(suō) 殒命(yǔn)
钟灵毓秀(yù) 怡然自得(yí)
解析A项“拗”应读“ào”;B项“撮”应读“cuō”;C项“殄”应读“tiǎn”。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拭泪 擎起 九宵云外 诲人不倦
B.禁锢 吞噬 切肤之痛 失怙无依
C.跺脚 恍惚 姿心纵欲 饱蘸深情
D.殉葬 倾颓 倒貌岸然 纨绔子弟
解析A项“宵”应为“霄”;C项“姿”应为“恣”;D项“倒貌岸然”应为“道貌岸然”。
答案B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统(规格,规矩)
对了坎儿(对茬儿,符合、吻合)
越性(越发,更加)
作耗(制造噩耗)
B.作法(施行法规)
现世现报(做坏事遭报应)
对嘴(互相争吵)
标致(相貌姿态美丽)
C.自恃(依仗,仗恃)
断乎(绝对,断然)
趋奉(趋附奉承)
诰封(帝王授予爵位或称号)
D.拙志(自杀的打算)
正经(端庄正派,正当)
一径(径直)
庶出(妾所生的)
解析A.“作耗”是“作恶”的意思。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黛玉这样冰雪聪明、才华出众的诗中精灵也自暴自弃,认为自己的诗传出去会让人笑掉大牙,足见封建主义的男尊女卑思想多么根深蒂固。
B.林黛玉对香菱学诗热情支持,循循善诱,真正是诲人不倦,表现了黛玉性格的另一面。
C.贾宝玉对痴迷学诗的香菱大加赞赏,说她是地灵人杰。
D.林黛玉见到宝玉挨打,感同身受,心痛得说不出话来。
解析D.“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
答案D
5下列句子间的语意关系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这王家的一心只要拿人的错儿,不想反拿住了他外孙女儿。
B.我虽没受过大荣华富贵,比你们是强的。
C.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
D.如今我宁可省些,别委屈了他们。
解析D项为选择关系,其余三项都是转折关系。
答案D
6下面一段话的语序,连贯的一项是()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①所喜者,②所叹者,③所悲者,④所惊者,⑤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⑥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⑦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⑧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⑨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⑩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
A.④⑤①⑩③⑥②⑦⑨⑧
B.①⑤④⑩②⑥③⑧⑨⑦
C.①⑩④⑤②⑧⑨⑦③⑥
D.④⑩①⑤⑧⑦③⑨②⑥
解析注意与上句的对应关系。
答案B
7对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恼恨至极,打起来劈头盖脸不看地方,非一“盖”字不能传其神。
B.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力大,且在气头上,不“抱”不能制止板子再度抡下。
C.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年长日久,逐渐变化,最终形成,正是其本义“酿酒”合理的引申。
D.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八十多岁老妪,哪里真回娘家?一句气话,姑妄听之,岂能真办?--“干”!
解析B项为既要阻止其毒打爱子,又要遵守三从四德,不能过分违逆丈夫,“抱”符合王夫人的心情和身份。
答案B
8对贾政母子下面的对话中的潜台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你毒打宝玉,使我心痛如割,这就是不守孝道,我没你这不孝的儿子!
B.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我教训儿子走正道,才能光宗耀祖,这也是对您尽孝道,不能算错。
C.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您老既然责备我管教他,那好,以后我索性不管了,任凭您放纵他吧!
D.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你男人小时我也像你疼宝玉一样疼爱他,现在当官了却不想着我,让我生这样的气。
解析C.这样理解不符合人物性格,因为贾政是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标本。
答案C
11《林黛玉进贾府》中,写王熙凤进到贾母房里后,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着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段话可谓得体,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4分)
解析抓住“外孙女儿”和“孙女”等处揣摩如何得体,能博得所有人的欢心。
根据文字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韩鸿的《秋斋》“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9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解析回答此题要注意这句话:“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答案B
10我国竹画从整体上看(不是指某个画家)有哪些主要特点?选出回答有误的一项()
A.竹画是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
B.竹画能象征中华民族的品格。
C.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
D.竹诗竹画相配。
解析C项是苏东坡画竹的特点,不能代表整体。
答案C
第Ⅱ卷(共9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怄气(òu) 执拗(niù)
迥然不同(jiǒnɡ) 气噎喉堵(yē)
B.抽屉(tì) 戕害(qiānɡ)
温顺驯服(xún) 恪尽职任(kè)
C.枯槁(ɡǎo) 体恤(xù)
穿凿附会(zuò) 轰雷掣电(chè)
D.攫取(jué) 憔悴(qiáo)
懦弱无能(nuò) 栉风沐雨(jiē)
解析B项“驯”应读“xùn”;C项“凿”应读“záo”;D项“栉”应读“zhì”。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把柄 害臊 天翻地覆 秉烛达旦
B.谴责 倾轧 一败土地 兴利除弊
C.忙碌 吞噬 鬼鬼崇崇 光宗耀祖
D.污垢 倨傲 天壤之别 完壁归赵
解析B项“土”应为“涂”;C项“崇”应为“祟”;D项“壁”应为“璧”。
答案A
3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贾母的溺爱,贾宝玉得以长期在内帏厮混, 是由于贾母的疼爱,失怙无依的林黛玉从扬州来到荣国府,客观上为宝黛爱情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老太太可以心疼地搂着他们“心肝儿肉”地叫,怕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宝玉的眼睛, 不能容忍他们越出了“正经礼数”的爱情行为。
A.因为 所以 可是 而
B.由于 也但 是 却
C.不仅 而且 但是 却
D.因为 也虽 然可 是
解析第二处横线后有“由于”,故不能用“所以”,排除A项;第一、二处也不能是递进关系,再由句意确定为B项。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对封建社会失去希望的第一位作家,但他却 不了历史的局限。
(2)文学的美常常是在 处令人叫绝的,不进到书中去怎能体会到?
(3)应该说,《红楼梦》的文字中 了作者的切肤之痛,所以“字字看来皆是血”。
(4)《红楼梦》正面描写的只是一个贵族家庭的衰落,但是它 的却是整个社会的本质。
A.解脱 细微 饱含 反应
B.超脱 细致 蕴含 反映
C.解脱 细致 蕴含 反应
D.超脱 细微 饱含 反映
解析“超脱”重在超越;“细微”强调特别细致;“饱含”指含有很多;“反映”指映出、折射出。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晴雯和袭人都是宝玉房中的大丫头,思想和性格却迥然不同。
B.宝玉给她取名“袭人”,暗示她无处不在的温柔侵袭,也是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一。
C.《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以它超人的艺术魅力,使不少读者为之拍案叫绝,也使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为之神魂颠倒。
D.曹雪芹令人叹赏的艺术功力不只在于他塑造出了众多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还在于他把这群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解析C.“神魂颠倒”是指因被某种力量所致神情恍惚,精神错乱,此处用于“学者”不恰当。
答案C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朋友,当你第一次接触到《红楼梦》这部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时,自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有些问题是你读了就会涣然冰释,可是《红楼梦》背景复杂,内容博大,它所描写的社会与生活距今天的时代较远,又加上原作者曹雪芹没能把书写完,因此留下许多悬念。
A.这部书是谁写的?他为什么要写这部书?书中都写了些什么人?哪些事?这些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B.书中都写了些什么人?什么事?这些人后来都怎么样了?这部书是谁写的?他为什么写这部书?
C.书中都写了些什么人?哪些事?这些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他为什么写这部书?这部书是谁写的?
D.这部书是谁写的?书中都写了些什么人?他为什么写这部书?这些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什么事?
解析按一般文学常识,对一部小说的介绍顺序是作品、作者、年代、背景、人物、事件、结局。
答案A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邢夫人冷笑道:“你和这里探丫头都是老爷眼前的人养的,出身一样,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倍,你也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谁知竟不然,这可不是异事。”
B.王善保家为王夫人提供了一个抄检大观园的馊点子,是有很强的目的性的:镇压女奴们。
C.宝玉批评宝钗:“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不想我生不幸,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D.探春管理荣国府之后,在管理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兴利除弊,连王熙凤也自愧弗如。
解析A.“怎么反不及他一半!谁知竟不然”句序不当,应改为“谁知竟不然,怎么反不及他一半”;B.“提供了”改为“提供的”;D.“采取了……改革”,搭配不当,应为“进行了……改革”。
答案C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B.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那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
C.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D.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解析A.“二、三十米”是约数,不加顿号;B.后两个疑问句均作“关心”的宾语,前一个问号变为逗号,后一个变为句号;C.将“因此”前的逗号改为句号。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