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8246  438254  438260  438264  438270  438272  438276  438282  438284  438290  438296  438300  438302  438306  438312  438314  438320  438324  438326  438330  438332  438336  438338  438340  438341  438342  438344  438345  438346  438348  438350  438354  438356  438360  438362  438366  438372  438374  438380  438384  438386  438390  438396  438402  438404  438410  438414  438416  438422  438426  438432  438440  447348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没官职

    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

    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 ,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

    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为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

    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根据上文分析,一看便知第15题的答案是C,因为③④两句以外其他三句都不是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第16题的四个选项是按照原文的自然顺序编拟的,对照原文及上面的分析可知,前三项都附合文意。而D项是把最后两件事糅在一起编拟的。其中后一句有错乱。把“谢绝劝告”说成是遭受灾害情况下的事,空泛而不确切;把“冒着危险”的目的说成“革除淮禁旧弊”,这更是明显的时间、事件上的错乱。如果不是对文中所写之事作逐一分析,像16题D项这样的错误是不容易发现的。

试题详情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   )

    ①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②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                 ④仍致于听事梁上。

    ⑤遂上表陈状。

    A.①③          B.②①⑤        C.③④          D.①②⑤

试题详情

    分析综合文章内容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说,主要有下列两点:

1.分析所写的之事,把握人物性格

    高考所选文章通常是以叙事为主的“史传”类文章,围绕主要人物所叙之事往往不止一伯,分析所写之事,就是要把每一件事都逐一搞清楚,从而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例1: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对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奇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除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这段文字所写主要人物是苏琼,除开头述其幼时事令曹芝惊异外,主要叙述这样几件事:一是处理魏双成失牛一事,表现其依法办事,作风细致,政绩显荐;二是叙其婉转拒绝道研的要求征租一事,既表现其“清慎”,又表现其一种处事艺术;三是处理赵颍送新瓜一事,既坚持了不受馈赠的原则,显示出为人之“清”,也表现出一种处事的艺术;四是叙郡内受灾,他一方面采取措施救济灾民,一方面“上表陈状”,而不怕“获罪”;最后写其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能有这样的分析,表明真正读懂了原文。解答相关试题就会很方便。

让我们来看一下当年高考出的两道题:

试题详情

4.(1)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前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风吹、云涌、雷鸣,渲染出“风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2)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暴风雨将至,诗人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

试题详情

3.(1)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

(2)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而且把“春色”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