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题型分析]这道题对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及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答题技巧]看作者。孟子说过“知人论世”,意思就是要通过了解作者来推测印证其创作。还有人说过“诗如其人”,说的就是诗歌就其特点来看,它就是诗人的内心情感的外露。因此作者的身世、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其诗作,与诗作发生必然的联系。所以看作者,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对解读诗歌很有帮助。
[技巧运用]李白对现实不满,但是有有豪放的性格,把握了这点,诗歌的主旨就很好理解了。对现实不满,自然郁闷,豪放,自然有发泄,借酒浇愁。
1、这首诗通过在谢朓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 的苦闷,也流露出了 的思想。诗歌开头采用的是 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特色。
(一)知识体系
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行为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铺垫.烘托.对比.象征
布局谋篇--线索.顺序.过渡.照应.详略
描绘类(生动形象):比喻.夸张.拟人
语言辞格 结构类(强调突出):对偶.排比.反复
语气类(增强语气):反问.设问
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
涉及到写法的问题,还要注意:
(1)衬托:使用喻体反衬,表现情感更强烈。
(2)比喻:知道喻体追索本体,要联系上下文语境考查。
(3)对比:通过对比,反映出好几个方面,突出表现某些作用。
(4)排比:排比反复的好处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
(5)变换人称的写法:第二人称便于抒情,便于对话;用第三人称可以写不同人的感受,涉及的内容广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