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730  8738  8744  8748  8754  8756  8760  8766  8768  8774  8780  8784  8786  8790  8796  8798  8804  8808  8810  8814  8816  8820  8822  8824  8825  8826  8828  8829  8830  8832  8834  8838  8840  8844  8846  8850  8856  8858  8864  8868  8870  8874  8880  8886  8888  8894  8898  8900  8906  8910  8916  8924  447348 

7.(2010四川理综卷)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

B.盛有的密闭容器中含有个氧原子,则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17.6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等的关系;二氯甲烷在标况下为液态,22.4L不一定为1mol,A项错误;1molSO2中含有氧原子2mol,故含有个氧原子的的物质的量为0.5mol,B项正确;17.6g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4mol,1mol丙烷中含有极性键8mol,故0.4mol中含有极性键3.2mol,为3.2NA个,C项错误;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当转移2mol电子时,阳极消耗的质量不一定为64g,D项错误。

试题详情

5.(2010江苏卷)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

C.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转移的电子数为6

D.常温常压下W W W K S 5 U . C O M

,22.4L乙烯中键数为4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如下知识点①考查22.4L/mol的正确使用;②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等内容。A项,无论水解与否,根据元素守恒;B项,1mol羟基中有9个电子;C项,在该反应中,每生成3mol,转移5个电子;D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为22.4L/mol。综上分析得知,本题选A项。

[备考提示]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为,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这种题型所涉及的指示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试题详情

7.(2010上海卷)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

C.1mol 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A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mol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A错;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故其1.7g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18个,则其1.7g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数目为0.9NA,B对;Na2O2固体中,含有的是Na+和O22-两种离子,1mol固体中含有3mol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 NA,C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2.24L不是0.1mol,D错。

易错警示:进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的主要考查点有:①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②物质的组成;③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换算等,在解题时要抓住其中的易错点,准确解答。

试题详情

7.(2010福建卷)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18中含有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个单质分子

C.1 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D.含溶解于1L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解析:本题考察阿弗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判断

A 18正好是0.5mol,一个氧分子正好含有两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为1

B 空气是混合物

C 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1molCl2 就只转移1的电子

D 所得溶液中含,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这时候溶液不是1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

答案:A

试题详情

9.(2010山东卷)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和1.12L均含有0.1个氧原子

解析:A中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错;B中的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也相等,故B错;之间的转化,,是原子核的变化,不化学变化,故C错;1.12L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含有氧原子数为0.1,故D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5.(2011江苏高考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甲醇的结构简式是CH3OH,故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

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OH的数目。

C.标准状况下已烷为液态,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无法计算。

D.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O的化合价-1价转变为0价,转移电子1mol,0.2×2=0.4NA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备考提示]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这种题型所涉及的指示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答案:D

2010年高考

试题详情

3.(2011海南)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

[答案]D

命题立意: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解析:A选项中Al3+是10电子粒子;B选项中计算要以Cl2为计算依据;C选项中硫酸已经完全电离,不要重复计算;D选项由pH=13计算OH-浓度为0.1mol/L。

[技巧点拨]关于NA于的题主要是陷阱的识别,平时要多注意积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