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学法:观察法.讲授法及讨论法. ②教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专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讲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设f(t)表示学生注意力随时间t(分钟)的变化规律(f(t)越大,表明学生注意力越集中),经过实验分析得知:f(t)=
-t2+24t+100,0<t≤10
240,10<t≤20
-7t+380,20<t≤40

(1)讲课开始后多少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能持续多少分钟?
(2)讲课开始后5分钟与讲课开始后25分钟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3)一道数学难题,需要讲解24分钟,并且要求学生的注意力至少达到180,那么经过适当安排,教师能否在学生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授完这道题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经研究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依赖于老师引入概念和描述总量所用的时间,开始讲题时,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分析结果和实验表明,用f(x)表示学生掌握和接受概念的能力,x表示提出和讲授概念的时间(单位:分),有以下的公式:
f(x)=
0.1x2+2.6x+43,(0<x≤10)
59,(10<x≤16)
-3x+107,(16<x≤30)

(1)开讲后5分钟与开讲后20分钟比较,学生的接受能力何时强呢?
(2)开讲后多少分钟,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能维持多长的时间?
(3)若讲解这道数学题需要55的接受能力以及13分钟的时间,老师能否及时在学生一直达到所需接受能力的状态下讲完这道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学家发现,学生接受能力依赖于老师引入概念和描述问题所用的时间,讲座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分析结果和实验表明,用f(x)表示学生掌握和接受概念的能力(f(x)的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x表示提出和讲授概念的时间(单位:分),可以有以下公式:f(x)=
-0.1x2+2.6x+43
59
-3x+107
(0<x≤10)
(10<x≤16)
(16<x≤30)

(1)开讲多少分钟后,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能维持多少分钟?
(2)开讲5分钟与开讲20分钟比较,学生的接受能力何时强一些?
(3)一个数学难题,需要55的接受能力以及13分钟的时间,老师能否及时在学生一直达到所需接受能力的状态下讲授完这个难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数列{an}的前几项为:
1
2
,-2,
9
2
,-8,
25
2
,-18…
用观察法写出满足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an=
(-1)n-1
n2
2
,或(-1)n+1
n2
2
(注意,本题答案有多种可能,只要学生给出的通项公式计算出的前几项满足就可以判正确)
(-1)n-1
n2
2
,或(-1)n+1
n2
2
(注意,本题答案有多种可能,只要学生给出的通项公式计算出的前几项满足就可以判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函数f(x)的解析式
观察法:(1)f(x+
1
x
)=x2+
1
x2
求f(x);
换元法:(2)f(x-2)=x2+3x+1求f(x);
待定系数法:(3)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f(x+1)-2f(x-1)=2x+17,求f(x);
复合函数的解析式:(4)已知f(x)=x2-1,g(x)=
x+1
,求f[g(x)]]和g[f(x)]的解析式,交代定义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