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和B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若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A=2mB,轨道半径关系为RB=2RA 则B与A的 ( ) A.加速度之比为1∶4 B.周期之比为2 C.线速度之比为1∶ D.角速度之比为 答案 ABC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8年衡水中学调研)(12分)如图中A和B表示在真空中相距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加上电压后,它们之间的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右边表示一周期性的交变电压的波形,横坐标代表时间t,纵坐标代表电压UAB,从t=0开始,电压为给定值U0,经过半个周期,突然变为-U0……如此周期地交替变化。在t=0时刻将上述交变电压UAB加在A、B两极上,求:

(1)在t=0时刻,在B的小孔处无初速地释放一电子,要想使这电子到达A板时的速度最大,则所加交变电压的频率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在t=0时刻,在B的小孔处无初速地释放一电子,要想使这电子到达A板时的速度最小(零),则所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多大?

(3)在t=?时刻释放上述电子,在一个www.ks5u.com周期时间,该电子刚好回到出发点?试说明理由并讨论物理量间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保定一模)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气缸,由截面积不同的两个圆筒连接而成,质量均为1.0kg的活塞A、B用一长度为20cm、质量不计的轻杆连接,它们可以在筒内无摩擦地上下滑动.A、B的截面积分别为1Ocm2和20cm2,A和B之间封闭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A的上方及B的下方都是大气,大气压强始终保持为1.0×105Pa.当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为600K时,活塞处于图示平衡位置,活塞A、B到两筒的连接处的距离相等. g取10m/s2,试求:
(i)此时气缸内气体压强的大小?
(ii)当气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降至560K时,分析活塞A、B的位置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青浦区一模)如图所示,是一种内电阻可调的化学电池,可用来验证闭合电路欧姆定律.A、B为电池的正、负极,C、D为靠近正、负极板的两个探极,目的是为了测量电池的内部电压.向电池内打气,可以改变电解质溶液液面的高低,从而改变电池的内电阻.
现在要验证闭合电路中内电压和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除该电池以外,还备有理想电流表A和理想电压表V各一个、一个定值电阻R=5Ω、电键S和导线若干.正确连接电路以后,得到表中实验数据.
次数 1 2 3 4 5
电流表(A) 0.20 0.16 0.12 0.10 0.08
电压表(V) 1.01 1.20 1.40 1.50 1.59
(1)右图是该化学电池的俯视示意图,请用上述器材符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该电池的电动势E=
2.0
2.0
V;
(3)上述实验中第2次操作时该化学电池的内阻r=
7.5
7.5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距离水平地面h=0.8m的虚线的上方有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正方形线框abcd的边长l=0.2m、质量m=0.1kg,R=0.08Ω,物体A的质量M=0.2kg.开始时线框的cd边在地面上,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将A从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线框进入磁场运动.当线框的cd边进入磁场时物体A恰好落地,此时轻绳与物体A分离,线框继续上升一段时间后开始下落,最后落至地面.整个过程线框没有转动,线框平面始终处于纸面,g取10m/s2.求:
(1)线框从开始运动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2)线框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线框进入和离开磁场的整个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得到的物体运动轨迹的一部分,O、a、b、c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以O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轨迹和坐标轴上的虚线表示有所省略),a、b、c三点的坐标如图,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
 
m/s,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时的位置
 
(选填“是”或“不是”)O点.(g=10m/s2
精英家教网
(2)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甲同学记录了电流表和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乙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和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表格一、表格二分别是测量的数据.
表格一
电压表读数/V 1.40 1.31 1.22 1.08 1.00
电流表读数/A 0.10 0.20 0.30 0.40 0.50
表格二
电压表读数/V 0.19 0.41 0.62 0.79 1.00
电流表读数/A 0.10 0.20 0.30 0.40 0.50
①用实验数据分别作出R0的U-I图象(如图3)以及电源的U-I图象(如图4).
②根据U-I图象,可以求出定值电阻R0=
 
Ω,电源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