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已知A、B均为黑色固体,D为紫红色固体,C、E为气体,且E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中所得的红色溶液,加热后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已知E在加热条件下与B反应可以转化成D,在实验室进行该实验时,需要先通入气体E,将反应容器中的空气排出后再加热。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1) CuO  CO    (2) C + 2CuO2Cu + CO2↑  H2CO3H2O + CO2
(3) 防止加热CO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D为紫红色固体,故D为铜;气体E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E为一氧化碳;再结合图示,C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且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知C为二氧化碳;又C二氧化碳能与黑色固体A在高温下反应生成E一氧化碳,故知A为碳;最后,由A碳和黑色固体B在高温下反应,生成D铜和C二氧化碳,可知B为氧化铜。故
(1)B为氧化铜,故化学式为CuO;E为一氧化碳,故化学式为CO。
(2)反应①是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 2CuO2Cu + CO2↑;反应②中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是碳酸使石蕊变红色;而加热后碳酸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溶液由红色又变为紫色,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 + CO2↑。
(3)由于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加热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气体有可能发生爆炸,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即有特征的物质或反应现象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进行推导、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鉴别方法或现象、结论正确的是   
 
鉴别对象
方法、现象、结论
A
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泡沫少,无垢状物的为硬水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分别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一氧化碳
C
淀粉和葡萄糖
分别滴加碘水,呈现蓝色的是淀粉
D
铁和铜
分别通电,不能导电的黄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K2CO3样品,一定含Na2CO3、KNO3和Ba(NO3)2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将13.8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肯定有KNO3B.肯定有KNO3,还可能有Na2CO3
C.一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右图是一定条件下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只含两种元素的纯净物,B、C、E、F均是初中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 E_____ F_____ H______。
(2) 写出符合反应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3)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除杂、检验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和方法
A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NaOH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CO3
加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C
检验棉线和羊毛线
燃烧,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D
检验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加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汽油和蒸馏水(闻气味)B.高锰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固体(观察颜色)
C.硬水和软水(过滤)D.氧气和氮气(带火星的木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在图甲中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钙元素,AB反应中放出大量热,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试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BC时所需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     元素。
(2)下列图乙中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以下是小丽同学的实验报告部分内容。
【实验目的】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过程】
①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并全部加入到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② 过滤食盐水,观察滤液无色透明;
③ 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液体蒸干时,停止加热;
④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计算所得精盐的产率。
【实验分析】
(1)步骤①中因为                                ,导致实验后精盐产率比其他同学偏低。
(2)步骤③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A.加快蒸发速率    B.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引流
【实验反思】经过这样操作所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
【查阅教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预计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将少量所得精盐溶于水,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
化学方程式               
② 取实验①中的上层清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时,在上层清液中再滴加
            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钙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不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列粗盐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施操作③时玻璃棒要不断搅拌,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3)计算精盐的产率偏是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若精盐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液体有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过多
D.转移精盐时,蒸发皿中残留较多固体
(5)精盐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__,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