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为了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同学们从药品柜中取出了密封保存的NaOH溶液、CaOH2溶液、B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分别用试管取样并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_________,得出结论:碱溶液能与指示剂作用。但是有同学立即纠正,不应该取用Na2CO3溶液进行实验,理由是_______

2)实验:为了验证碱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乙组同学分别向盛有NaOH溶液CaOH2溶液和BaOH2 溶液的三支试管中缓缓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有两支试管内出现了浑浊,经分析,他们写出了BaOH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实验:为了验证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同学们提议,可以向实验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时,即可得出结论。

[拓展与应用]

已知:BaCl2CaCl2Na2SO4 溶液呈中性

4)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三个小组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倾倒过程中发现产生了气泡,最终得到红色透明的溶液。同学们分析,产生气泡是与实验所得的废液中含有的_______(填化学式)有关。

6)老师提醒大家:废液需处理至pH=7,且钡离子是重金属离子,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应将它转化成难溶物。处理废水时除pH试纸外还可选用下列_________ (填序号)。

CaCO3 ②稀 H2SO4 Na2SO4 溶液和稀HNO3 Na2CO3 溶液和Na2SO4溶液

【答案】试管内溶液变红 碳酸钠为盐类,不属于碱 溶液红色消失 氢氧根离子 HCl ②③

【解析】

1)酚酞加入到碱性溶液中,使溶液变红,所以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溶液变红;碳酸钠为盐,不含有氢氧根离子,不属于碱类,只是溶液显碱性;

2)氢氧化钡与二氧化碳反应类似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所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水显中性,酚酞不会使中性溶液变色,所以红色消失时,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4)碱溶液由于其含有氢氧根离子,显示了碱的性质;

5)实验中产生气泡,能产生气泡的为碳酸钠,其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便可以观察到气泡,而在实验中加入了盐酸,所以产生气泡与盐酸有关,化学式为HCl

6)此时废液为红色透明溶液,所以废液显碱性,不含有碳酸钠,还有剩余的碱未反应, 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pH值,判断是否达到中性,所以需要加入试剂中和剩余的碱,将钡离子转化为沉淀。

①、碳酸钠不会中和剩余的碱,溶液pH值无法达到7,所以①不可选择;

②、稀硫酸可以中和剩余的碱,同时硫酸根可以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使溶液pH降为7,同时将钡离子转化为沉淀,所以②可以选择;

③、硫酸钠可以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稀硝酸可以中和剩余的碱,使溶液pH变为7,同时将钡离子沉淀,③可以选择;

④、碳酸钠和硫酸钠都可以将钡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是无法中和剩余的碱,溶液pH无法达到7,④不可选择;故选②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盐与盐的反应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甲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试管②反应后固体中一定只有铜

B 甲烧杯固体中一定没有铁

C 甲烧杯液体中一定含有Zn2+ Fe2+Cu2+

(3)小组同学将图二乙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后,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可能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①: Na2CO3

猜想②; Na2SO4

猜想③: Na2CO3 Na2SO4

猜想④: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i.现象a”只有白色沉淀,则猜想___________成立;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_____可能成立;

ii.现象b”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则猜想____________成立;现象b”为先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全部不溶解,则产生该不溶沉淀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有一位同学认为只需进行实验b就能验证以上所有猜想,小组其他同学否定了他的设想,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活动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小茗同学对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产生了兴趣:

(进行假设)

猜想一:FeCl3 猜想二:FeCl3H2SO4

猜想三:BaCl2Ba(OH)2 猜想四:FeCl3Ba(OH)2

小红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以及物质共存问题得出结论其中猜想____________不合理。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B烧杯中溶质的成分,小茗同学取样后分别做了以CD两个实验:你认为D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填不能)用来证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得出结论)根据C试管中的现象能得出猜想_____________成立。

(拓展迁移)(1D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备FeCl3溶液,除盐类物质外,可用稀盐酸和__________反应(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

2)此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有_____(填微粒名称)。

3)写出比一个水分子多1个质子的离子符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煤炉下方有进风口,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煤层上方有蓝色火苗,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图2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红磷要取足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若各项操作均规范,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为了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操作步骤有: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溶解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图3所示蒸发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_ 时, 就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y可以表示(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固体中MnO2的质量

C.生成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X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

“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华夏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

①东晋《抱扑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

②元代《庚道集》中记载:点铜成银(即单质铜与砷熔合形成银白色的合金)。

请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②中的与纯铜相比,物理特性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州中山铁桥历尽沧桑,百年不倒。工程师发现大桥铆合处簇新如初,说明百年来铆合处铁没有与_________反应而造成锈蚀。

3)金属矿物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防止金属的锈蚀,还有_________(写一条即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二氧化碳气体含有的杂质是氯化氢气体和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若缺少装置②,则装置③中可能会出现白色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将装置④做在装置③前面,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

4)在装置⑤中是用瓶口朝上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