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某校化学小组对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部分钙、镁化合物溶解性表(20℃)
OH-CO32-HCO3-
Ca2+微溶不溶可溶
Mg2+不溶微溶可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
CaCO3和Mg(OH)2,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
实验1:确定水垢中是否含Ca(OH)2和CaCO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滤,在滤液里加入Na2C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没有氢氧化钙
实验2:确定水垢中是否含MgCO3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2探究.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称量D、E装置总质量为200.0g,按上图组装后,将2.5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D、E的总质量为201.25g(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不考虑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讨论】
(1)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水蒸气,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将残留在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D、E装置中充分吸收,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B装置之间不要设置干燥装置(填“要”、“不要”),其理由是C装置可以除去二氧化碳的水蒸气.
(2)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只要求写一种)
装置D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装置B中生成CO2的质量为4.4 g.通过计算说明水垢中A含MgCO3(填字母).
A.一定        B.一定不       C.可能          D.无法确定
计算过程(已知Ca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0、MgCO3相对分子质量为84):
实验3: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Mg(OH)2
另取质量为2.50g水垢,加3.65%稀盐酸与之反应,测得消耗稀盐酸w g.结合以上实验,判断当w的值满足w>56.8 条件时,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请通过计算说明).

分析 【提出猜想】首先运用题中溶解性表分析得出提出猜想中的两个空;
【设计方案】实验1:根据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解答;
【实验讨论】要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必须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根据反应前后装置D、E的质量差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碳酸镁,计算出所用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从而计算求出是否含有氢氧化镁;
实验3:根据装置D的增重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
设水垢均为2.50g碳酸钙,根据方程式计算可生成的二氧化碳1.1g,所以含碳酸镁;
根据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分别计算它们2.50g消耗盐酸的质量,其中氢氧化镁消耗最多,其次为碳酸镁,假设2.50g全为碳酸镁,消耗盐酸56.8g,w>56.8g时,定有氢氧化镁.

解答 解:【提出猜想】由题中溶解性表知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其余的氢氧化钙、碳酸镁微溶,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都溶于水,故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CaCO3、Mg(OH)2故填:CaCO3;Mg(OH)2
【设计方案】
实验1: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滤,在滤液里加入Na2C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没有氢氧化钙
故填:没有氢氧化钙;
【实验讨论】:(1)因为实验需要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需要保证装置不漏气,所以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水蒸气;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是为了将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B装置之间不要设置干燥装置,其理由是C装置可以除去二氧化碳的水蒸气;
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液漏斗;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水蒸气;将残留在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D、E装置中充分吸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装置可以除去二氧化碳的水蒸气;
(2)装置B中是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而D中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CO2+2NaOH═Na2CO3+H2O;
(3)反应前后D、E装置的质量差为:201.25g-200g=1.25g,设生成1.25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25g
$\frac{100}{x}=\frac{44}{1.25g}$
解得x=2.84g,而水垢的质量为2.5g,故一定含有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碳酸镁存在;故填:4.4;A;
实验3:由实验2可知:2.5g水垢与盐酸反应生成1.25g二氧化碳;据碳酸钙、碳酸镁与盐酸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1.25g二氧化碳恰好需要3.65%的稀盐酸的质量;
设需要稀盐酸的质量是x,由CaCO3+2HCl=CaCl2+H2O+CO2↑,MgCO3+2HCl=MgCl2+H2O+CO2↑可知:
2HCl~CO2
73       44
3.65%×x 1.25g
$\frac{73}{3.65%×x}=\frac{44}{1.25g}$
x=56.8g
由CaCO3+2HCl=CaCl2+H2O+CO2↑,MgCO3+2HCl=Mg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可知:
CaCO3~2HCl~MgCO3~Mg(OH)2
100     73   84     58
可知:等质量的碳酸镁、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镁消耗盐酸质量最多,所以当实际消耗盐酸质量大于56.8时,水垢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故填:w>56.8.

点评 即考查了实验也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了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能力及运用极值法解题的思想.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成分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定性和定量是研究问题的两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某个实验现象来定性认识某个化学反应的发生,也可以通过称量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定量研究某个化学反应.

(1)装置一是定性和定量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装置图,a图中从左边导管通入气体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清石灰水变浑浊.b图中从左边导管通入气体后,通过称量U型管增重的质量确定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干燥管中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U型管.
(2)装置二是定性和定量检验H2O(填物质化学式)存在的装置图,若有该物质通过c装置,c图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利用图d进行定量检验该物质存在的方法是称量d装置前后的质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1)小雨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容易生锈;
(2)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
(3)小玲发现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或水接触;
(2)查阅有关资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了咖啡色的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块小铜片分别按如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提示: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NaOH可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谈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氧气(填写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
利用所得出的结论填空:
(1)写出一份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保持金属表面的干净;在金属表面镀铬或镀锌;刷漆;涂油等;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与氧气隔绝或充入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如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常温下,反应M+酸→N+盐,其中M、N的类别可能是(  )
A.单质、单质B.氧化物、氧化物C.碱、碱D.盐、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通常有两种制备方法.
已知:温度过高过氧化物会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氧气.
方法1:由Ca(OH)2为原料最终反应制得,其制备流程如下:

方法2:由鸡蛋壳(含CaCO3高达90%)为原料最终反应制得,其制备流程如下:

(l)方法1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充分,提高原料利用率.请将搅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制备过程中除水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H4C1(填化学式).
(2)方法2中气体X是CO2,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煅烧后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也能生成CaO2•8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O2+6H2O=CaO2•8H2O.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0~2℃,可将反应器放置在冰水中,获得的CaO2产品中主要含有的固体杂质是Ca(OH)2(填化学式).
(3)这两种制法均要求在低温下进行(除煅烧外),温度过高除了防止氨水挥发外,还能使CaO2分解.
(4)“绿色化学”一般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则上述两种方法中生  成CaO2•8H2O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方法2(填“方法1”或“方法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松花蛋,又称皮蛋、卞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蛋白质.
(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红色
(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丙同学推断有Ca(OH)2、也有Na2CO3
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Ca(OH)2+Na2CO3═CaCO3↓+2NaOH(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探究结论】甲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知识应用】①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酸碱起中和反应.
②料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现行配方中,直接用烧碱代替石灰和纯碱作用生成的烧碱.若加工10Kg的鸭蛋,需要烧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4价
B.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为FeCl3
C.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
(1)家庭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2)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